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物流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仅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客户也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转型中的中邮物流来说,产生了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对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的研究,不仅可以为邮政物流的运作提供科学的管理模式,还可以为其他与邮政物流有相同特点的转型的国有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将先进的理论模型运用到企业实际的运作上,既有利于企业消化吸收,又能检验理论的效果。由此可见,本文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归纳推理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导论—邮政物流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分析—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的实施策略—江西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的实证分析为主线,对邮政物流的协同管理运作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文章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首先从协同学视角对邮政物流系统的自组织性、序参量特点、协同现状等进行了审视,用层次归类法找到了邮政物流系统的序参量—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邮政物流系统有序度的测评模型,构造了邮政物流系统的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然后对重塑企业文化、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优化网点、线路等协同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江西邮政物流为例,对其协同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形成以下观点:(1)邮政物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邮政物流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处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在邮政物流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反馈作用下,各部门、各参量之间协同合作,其中一方支配另一方,同化对方,再进一步支配其他参量,同化其他参量,如此循环,推动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转化。当然,邮政物流系统作为一个社会自组织系统,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邮政系统的自组织具有自觉性;邮政物流的自组织程度取决于具有主管能动意识的人;邮政系统自组织具有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的能动性。(2)邮政物流系统的序参量是管理能力。通过层次归类法,将邮政物流系统的子参量不断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形成管理能力这个决定整个系统的演化进程,对整个系统的演化有主导性作用的序参量。管理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邮政系统的演化程度,可用来衡量邮政物流的有序度。(3)邮政物流系统的有序程度可用有序度测量模型来度量。有序度测量模型是对系统的有序程度进行测量的一种主观方法。对邮政物流来讲,管理能力作为序参量,代表了邮政物流的有序程度,因此通过对邮政物流管理能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可以进一步衡量其有序程度,具体运用的方法有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等。(4)邮政物流系统的协同管理包括重塑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优化网点线路等四个主要措施。邮政物流协同管理体系构建的原理是通过对系统的序参量施加一定的主观能动作用,可以促使序参量不断增大,进而提高系统的有序程度。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要做到重塑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优化网点线路等四个主要措施,就可以对底层参量产生推动作用,底层参量间的协同运作进一步对序参量产生推动作用,从而实现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的转变。
其他文献
文章阐述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内涵、要求和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揭示了目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
本文探索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浙贝繁殖的可能性。培养基是以MS为基本培养基配制成的。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后,培养温度21~23℃,每日光照9~10小时,培养4个月左右。形成的小鳞茎
随着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及财务会计管理软件的应用趋向普及,传统的纸质会计凭证已经被电子化的会计信息数据所代替。面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介质发生的
<正>案例背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与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68
本研究是以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有限公司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为主线,分三部分实施冷却肉延长保鲜期的研究。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建立并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全面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动的原因、变化过程、变化特点、划分标准、构成、所产生的影响及战略对策等角度就近年来学术
消费几乎是每个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调整消费者消费的一部法律,与群众联系的密切程度不言而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
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完善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日益凸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对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上。能否成功地构建起一整套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已
环境对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力,但环境的承受能力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在不断变革中发展的年代。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