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瘤腺病毒能够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细胞,并能够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增殖,最终裂解肿瘤细胞,再将其子代病毒扩散到周围肿瘤细胞,并造成肿瘤细胞持续感染裂解,最终感染整个肿瘤组织,从而消除肿瘤。溶瘤腺病毒同时可以作为高效载体,携带外源抑癌基因,高效感染肿瘤细胞,使抑癌蛋白伴随病毒的数万倍的扩增而扩增,同时发挥基因治疗和病毒治疗双重功效。IL-24/Mda-7是一种具有广泛抗肿瘤作用的分泌型糖蛋白,具有多种不同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潜在的旁观者效应,可以提高放射疗效、诱导免疫调节反应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腺病毒的纤维蛋白(Fibre)决定了腺病毒感染嗜向性,人5型腺病毒(Ad5)载体是目前基因治疗的常见载体,其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Fibre与细胞表面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coxsa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结合进入细胞,对CAR低表达的细胞则很难感染。而血液肿瘤细胞治疗通常是CAR低表达细胞,因此限制了Ad5的应用。研究发现,人11型腺病毒(Ad11) Fibre可与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CD46结合进入细胞,而血液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CD46,这一特性使Ad11成为治疗血液肿瘤的重要工具。本实验采用一个自主构建的携带IL-24基因的嵌合型溶瘤腺病毒AdCN205-11-IL-24对淋巴瘤进行了研究,观察其是否能在有效杀伤淋巴瘤的同时过表达IL-24,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发挥病毒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双重抗肿瘤效果。本课题采用的载体为利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删除E1A序列上该基因产物CR2区与Rb蛋白结合所必需的24bp,在Ad5的骨架基础上将fibre改变为Ad11Fibre,构建而成的嵌合型溶瘤腺病毒Ad5/F11。该病毒具有Ad5的安全性和Ad11的靶向性。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dCN205-11-IL-24对CD46+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性,并且具有更好的杀伤效果、复制能力和外源基因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AdCN205-11-IL-24可以同时发挥病毒治疗与基因治疗的优点,具有极好的肿瘤靶向性,抗肿瘤效果显著,为治愈淋巴瘤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