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区域自由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在积极参与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的同时也开始逐渐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作用。尤其是在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多次受挫和依然受到不公平贸易待遇的情况下,中国转而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作用。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形成了双边自由贸易区,另有多个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工作还处于协商与探讨阶段,这其中就包括中韩自由贸易区。事实上,中韩两国就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事宜已经进行了多次商讨。尤其是2007年4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韩国总统卢武铉的邀请前往韩国访问,在温总理访韩期间,他积极呼吁双方深化经贸合作,尽早就中韩自由贸易区提出双赢方案,为最终建立自贸区奠定基础。韩国总统卢武铉也明确表示,韩方愿积极推动两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商谈进程,致力于消除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的障碍,为双边贸易的平衡发展做出努力。这大大推进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在随后的2007年6月份起便启动了中韩之间由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进行的中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工作。而在2010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问韩国时再一次与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谈,此次会谈中双方宣布结束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并由双方经贸部长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一致认为,中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工作使得两国进一步加深了了解,为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中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的内容来看,自从第三次会议开始,双方就开始逐渐对农林渔业等重要行业展开协商,这也标志着中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然而,农产品作为中韩都非常重视的领域,对其进一步开放可能会给两国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可能形成严峻的挑战。尤其,中国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较大的劳动力优势,在农产品贸易中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而韩国的农业生产则不够发达,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因此,随着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很多人担心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将会导致韩国农业遭受巨大冲击。考虑到这种冲击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两国相关产业部门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抱有较大的顾虑。为了消除相关人士的疑虑,扫除中韩自由贸易区实现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障碍,深入研究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及中韩FTA对两国尤其是韩国农产品贸易带来的影响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本文在前人农产品贸易及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研究和中韩自由贸易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考察,以论证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其次,从宏观层面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做出分析;再次,鉴于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可能对两国的敏感农产品行业造成冲击,而粮食产品作为两国都非常重视且举足轻重的农产品,其安全问题一直是双方政府的问题,为此本文选择了粮食产品中的大米产品为例,深入考察中韩FTA对两国大米及相关产业的产出及需求、进出口情况和产品的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影响。之所以选择大米产品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由于在中国和韩国的饮食结构中,两国民众对大米产品具有特殊的饮食偏好;另一方面,在上次的粮食危机中,大米产品的价格涨幅为各种粮食产品之最,其粮食安全问题引发了各国的重视,如泰国等国甚至出台了限制大米出口的政策,可以说上次粮食危机的实质就是大米危机。最后,本文从农产品贸易的角度就中韩早日建成自由贸易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主要是对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及不足之处等方面做出相关说明。第2章,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研究的出发点。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述评,其次对自由贸易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最后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及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已有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并据此提出了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第3章,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本章旨在探求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是否具备一定的基础,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简单阐述当前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其次将会对两国目前向对方市场上出口的农产品种类进行研究,并对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以寻求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可能性。再次将会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测算两国具体农产品的RCA值,以深入研究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具体农产品种类,从而探求双边农产品合作的基础所在。第4章,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及贸易强度分析。本章基于第3章对中韩两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合作空间及合作潜力进行分析。为此,首先对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结合度进行测算,以了解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联系是否紧密;其次利用贸易互补性指数计算中韩两国总体及各大类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并更深层地对两国具体农产品的产业内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以寻求两国农产品进一步贸易合作的空间。最后,利用贸易强度指标对中韩两国农产品的贸易增长空间进行了简单的测算,以期明了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未来走向。第5章,中韩FTA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上文主要从农产品贸易的角度对中韩两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具备进一步合作的基础和潜在发展空间,因此从理论上说,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切实可行的。然而,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后对两国农产品究竟是带来福利收益还是福利损失呢?具体的收益或损失的大小又如何?本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拟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别设定基准预测方案和动态情景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中韩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的价格、进出口贸易量和产业结构等的影响。第6章,以大米产品为例,考察中韩FTA对该产品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具体影响。作为中韩两国都极为重视的农产品,对该产品的开放将会影响到两国大米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并会对其他方面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将局部均衡模型与一般均衡模型联系起来,深入考察中韩FTA对两国大米及相关产业的产出及需求、进出口情况和产品的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影响。第7章,总结及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了能够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早日实现,本文在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在农产品贸易方面阻碍中韩自由贸易区实现的因素,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