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的文化自觉——“羊城新八景”评选深度解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是羊城晚报社为展示羊城新风貌、助推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而发起的一场有关羊城美景的群众性评选活动。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承载物,而城市文化又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沿海开放省份,广州很早就认识到文化产业在后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将文化产业确立为支柱性产业,明确提出了打造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   作为广州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羊城晚报始终自觉服务和推动广州文化发展。此次评选活动,羊城晚报在充分理解和吸纳羊城文化内涵,广泛征求专家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时代性、人文性、标志性、公众性、持久性”的评选标准,将活动打造成为引导广州市民探究广州之变、发现广州之美、传承广州文化、提炼广州精神的浩大群众性评选活动。借助高超的活动组织能力和舆论引导技巧,借助羊城晚报及其所属其他传媒的力量,羊城晚报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开发广州文化产业、提升广州文化竞争力上来,引导到“包容、开放、创新”的羊城精神上来,使一场单纯的评选活动具有了凝聚共识、塑造合力的非凡意义。   同时,此次评选活动还是羊城晚报社践行服务理念,努力为受众构建各种公共空间的有益探索。借助城市公众论坛、“我拍羊城”摄影大赛和大学生辩论赛等具体形式,提供给读者更多发声渠道,赋予了他们更多话语权。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从羊城新八景与媒体的文化认知、羊城新八景与媒介的文化表达、羊城新八景与媒体公共空间构建三个方面入手,就羊城晚报开展羊城新八景评选的背景和目的、羊城新八景评选中羊城晚报对文化的主动引导和宣传、羊城晚报构建媒体公共空间中的具体举措和影响,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传统的、以无控微生物活性为基础的物理化学凝絮方法不足以清除纺织废水中的偶氮染料.有必要通过厌氧和好氧处理来将偶氮染料还原为芳香胺,然后将胺矿化.研究人员在筛选适用
随着人们生活的多元化,媒介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时间的推移使传播媒介愈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如果我们将日常生活看作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传播媒介则成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