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无角道塞特、萨福克、德国美利奴为父本与夏寒F1代、夏寒F2代分别进行杂交,共分六个杂交组合,每个杂交组合20只母羊,每组分为四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并且同组各重复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各组羊杂交后代集中育肥3个月并于6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试验中对各组羊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不同时间肌肉肉质性状及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欲研究不同杂交组合羊生产性能、产肉力与肉品质的关系。比较不同时间肌肉肉质的差异,探索肉质性状问的相关关系。亦便于确定各杂交组合羊的最佳杂交组合,也可为杂交羊改良工作奠定基础。
试验结果表明:
1.生产性能:整体来看各组羊与夏寒F2代杂交好于与夏寒F1代杂交后代,且日增重以德夏寒组最高,料重比以德夏寒组最低,在体型指标中无论是与F1代杂交还是与F2代杂交后代德夏寒组都是最高,萨福克组都是最低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
2.胴体性状:净肉重各组羊与夏寒F1代杂交稍大于与夏寒F2代杂交后代,代间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六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肉骨比六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眼肌面积F1代与F2代差异不显著(P>0.05),F1代间及F2代间差异都极显著(P<0.01),且以道夏寒最高,萨夏寒次之,德夏寒最低。
3.肉质性状中各组羊宰后pH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24小时,48小时和解冻后的差异不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羊肌肉总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煮熟率F1代高于F2代,六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解冻损失率、肌肉肌纤维直径和24h各组羊的肌肉剪切值F2代高于F1代,六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理石花纹评分和肌肉中羟脯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4.肉质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与滴水损失、肌内脂肪与肌纤维直径、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剪切力与肌内脂肪极显著相关(P<0.01);pH与肌内脂肪、肉色与滴水损失、滴水损失与肌内脂肪、滴水损失与剪切力、羟脯氨酸与肉色间显著相关(P<0.05);其余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5.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杂交羊羊肉水分含量F1代稍高于F2代,差异不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灰分含量六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总量六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杂交羊各有特点,德夏寒杂交羊生长快、肉用体型好;道夏寒杂交羊产肉力高、肉质优;各杂交羊的肉质性状和营养成分差异不大;各肉质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