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大国。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资源型城市的出现,不仅带动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还带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枣庄作为资源化的老工业基地有着千年的采煤历史,属于以煤炭为主的典型资源型城市。但是随着长时间无节制的过度开采,以及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特性,煤炭资源逐渐减少,许多的资源型城市已逐步迈入枯竭行列。与此同时,由于普遍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由此引发的诸如资源递减速度加快、城市空间布局混乱、民生问题凸显、产业结构不均衡和生态污染严重等多方面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资源型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问题。资源型城市应当以经济为转型重点,发展城市主导或替代产业,整合各种力量共同促进城市顺利转型。各级地方政府在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统领作用,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主导力量;市场或者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平台,对转型起着促进作用,而对于转型起辅助作用的社会组织和公众由于所占比重较小,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主体多元化恰恰为提高资源型城市政府治理与创新能力、重塑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完善社会组织和强化公民责任意识提供了合理的构建策略。本文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以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的经济转型为立足点,通过对多中心治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各个角色功能的分析探讨了其在经济转型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作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概述。详细诠释了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概念、特征以及在对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利用各种指标概括了枣庄市的现状,并指出了枣庄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下分析了相关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在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枣庄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