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犯罪之“财物”认定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w9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刑法中的贿赂明确以“财物”为内容,但“财物”认定存在颇多争议。本文从解释论的立场出发,对贿赂范围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贿赂范围的厘定。我国关于贿赂的范围,在理论上主要有三种学说,即狭义的“财物”说、财产性利益说和不正当好处说。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在贪污贿赂犯罪中将“财产性利益”纳入“财物”范围,并将“财产性利益”解释为“可以折算为货币的其他利益”和“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两种。非财产性利益被排除在贿赂范围之外。域外刑事立法和国际公约一般对贿赂进行扩大理解和适用,将贿赂范围扩大至财物以外,比如荣誉、工作机会都可以认定为贿赂。第二部分为贿赂“财物”的界定。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现阶段的贿赂“财物”包括货币、物质财产和财产性利益三类,但从贿赂犯罪的本质来说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评价为贿赂“财物”。对货币、物质财产这两类贿赂“财物”的理解和认定相对简单,但对“财产性利益”这一新增的贿赂“财物”需要深入研究。在认定财产性利益时,应围绕贿赂犯罪保护的法益和解释学基本原理,考察职务行为与收买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对价关系,在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扩大解释,贿赂犯罪中的财产性利益在外延上应广于财产犯罪。第三部分为争议问题认定。“性贿赂”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他人花钱请人提供的性服务,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财产性利益,其性质已不属于单纯的道德问题,而是符合贿赂犯罪构成要件的贿赂行为;违禁品等禁止流通物从物理意义上说仍是一种物品,虽然没有正常的市场价值,但具有财产价值,能够被评价为贿赂“财物”;借用行为能够产生财产性利益,且实践中借用和收受未办理权属变更物品的行为在发挥的效果、表现形式和法律性质上非常相似,一般很难对二者明确区分。因此本文认为,以借用的方式交换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行为,其实质与收受无异。虚拟财产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但无论哪一类其自身都具有财产价值,可以被认定为贿赂“财物”。对贿赂“财物”数额认定时,要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具体分析。
其他文献
重金属、酚类及染料等污染物造成的全球水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些有害污染物由于其毒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采用传统方法如物理吸
目的:分析导致婴幼儿腹泻病原体的分布特点及防治办法。为防治婴幼儿腹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近年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501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样板和标志。10个篇章、2万多字,《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一出炉即引起万众瞩目。这张规划'未来之城'的宏伟蓝图,描绘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前
为研究列车高速通过“站桥合一”大型复杂客运站时所引起的结构振动问题,以天津西站为例,利用自主开发的TRBF-DYNA软件开展列车—客运站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研究.分别采用有限元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家园,校园是学生活动的场所,学校建设应重视将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完美结合,打造优秀的班集体和校园生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彰显学生个性成长,通过德育
期刊
背景:布鲁氏菌感染后能依靠特定的免疫逃逸机制受到保护并在宿主的吞噬细胞内繁殖和生存。既能在感染灶的周围形成局部肉芽肿,也可以由吞噬细胞携带感染全身各组织器官,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