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末端“车辆-无人机”协同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i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以来,我国快递包裹量连续多年以100亿件的速度增长,连续多年远超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不断增长的业务量给物流配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人工成本高、配送困难是物流行业当前面临的难题,他们亟待解决配送成本和效率方面等问题。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和日益增长的业务量越来越难以通过传统的投递方式进行满足,因此物流企业已转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5G网络的逐渐普及,无人机逐渐出现在物流行业的视野中,无人机的优势为物流行业提供了一个解决末端配送问题的新思路,但是无人机受载重量、电池能耗等影响,仅能对近距离、轻型货物进行配送。因此本文结合车辆和无人机各自的优势,研究“车辆-无人机”协同配送模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分析国内外对于车辆路径和无人机配送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分析结果总结出当前“车辆-无人机”配送的不足,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其次,提出“车辆-无人机”协同配送模式,并将其运用于多车场这一新的场景。对该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假设,综合考虑了无人机的相关因素以及与车辆进行协同的注意点,从而构建该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从“车辆-无人机”协同配送问题的特点为着眼点,将文字约束转化为数学公式,从而建立该配送模式的数学模型,同时还通过交叉和变异操作以及设计多条染色体从而改进了多染色体遗传算法,为避免不可行解或非法解的产生,在交叉、变异操作后增加了“路径调整”步骤,将不可行解或非法解调整为可行解,增加其种群的多样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寻优效果。最后,在算法上,将本文设计的算法与传统遗传算法进行比较;在配送模式上,将本文的“车辆-无人机”协同配送模式与传统配送模型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实验结果。算例结果表明在物流末端运用“车辆-无人机”进行协同配送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证明了将无人机运用到物流末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为后续研究“车辆-无人机”协同配送提供了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现阶段,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大量医疗数据引发的“信息过载”问题降低了用户择医效率。现有医疗平台采用的检索技术无法理解用户准确的个性化需求,违背当今用户快速匹配医生的诉求。医生的个性化推荐成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协同过滤作为主流的推荐算法之一,在医生推荐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改进,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用户冷启动、评分差异和数据稀疏问题。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学位
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推动了数据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和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边缘缓存技术通过缩短服务内容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有效降低了请求响应时延,提升了网络整体效益。然而,由于缓存容量的有限性以及内容流行度的时变性,如何尽可能多地为用户提供按需服务成为边缘缓存技术的关键挑战。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用户兴趣偏好对于内容流行度的影响,从用户特征、内容特征及上下文信息出发,研究基于群组兴趣偏好的边缘缓存方法,具体研
学位
通信和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车辆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智能化趋势。车辆能够使用联网设备、传感器和计算存储功能,为道路安全和乘客舒适度做出贡献。然而,车辆执行相关的计算密集型应用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目前车辆可用的计算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应用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需求。此时,车辆用户可以由其他车辆和边缘服务器提供协助。为了合理利用上述计算资源,需要对任务卸载策略进行研
学位
农地规模经营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简称农业绿色TFP)指标表征农业绿色发展,运用SSBM-GML生产率指数模型对其进行测算,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全国农业绿色TFP时序上呈波动平缓上升趋势、空间上存在省际差异性特征;在全国层面,直接效
期刊
农业绿色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强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绿色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对2015-2021年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国家级政策文本进行编码,概括出农业绿色发展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实现手段、发展目标,以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进一步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6-2020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为了应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应用巨大的计算需求与Io T设备受限的计算能力之间的矛盾,边缘计算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物联网中,通过将计算任务迁移至边缘服务器进行处理,缓解了Io T设备的负载压力。但随着机器学习等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任务处理的时延要求日益严格,面对计算量大且数量众多的计算任务,如何设置任务迁移方案从而高效地处理计算任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
学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动了冷链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冷链市场中,不同客户对生鲜产品的新鲜度,以及物流配送的准时性等因素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如何以最低成本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是当前物流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通过结合客户价值间的差异,分析物流配送网络中的配送中心选址成本,运输成本,货损成本,客户惩罚成本以及客户满意度等因素,对配送中心的选址以及车辆路径的选择进
学位
随着网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与数据资源在物流供应链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物流服务企业逐渐开始通过数据赋能合作进行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从而突破供应链发展瓶颈。然而,当前我国物流企业整体数字资源整合能力水平较低,数据与信息价值利用率不高。由于数据赋能合作对数据、资金、技术、硬件等多方面有一定要求,且受企业业务性质和运营水平等因素限制,物流服务供应链企业数据赋能无法有效开展。同时,
学位
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和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蔓延,这对我国制造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基于此现实背景,结合我国新提出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针对我国跨国制造企业如何在国内外供应商之间进行采购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望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是对双源采购理论做出补充。本文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在需求不确定的前提下,考虑了跨国制造商在双循环背景下对合资企业进
学位
公立医院是我国公益性组织,在保障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却让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本质,引发了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十九大以后,我国全面取消了药品加成政策,医疗服务收费成为了公立医院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如何对医疗服务进行定价以及确定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水平成为公立医院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医疗服务敏感性是影响医疗服务定价和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对医疗服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