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气候与水资源之间密切相关,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水资源的需求量。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这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的未来气候情景不能直接应用到区域尺度上,要采用一定的转换方法才能获取区域气候情景,从而利用这些情景加以应用分析。同时,目前国内需水模型的预测结果往往偏大,模型的预测能力关系到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结果。另外,与社会经济因子相比,气象因子与生活需水量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如何量化弱相关因子与生活需水量之间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多元线性统计降尺度方法将大气环流模式的输出转换到区域尺度上。采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气象因子与作物需水量之间的量化关系,将降尺度模型与作物需水模型相耦合,并应用于郑州市,评估了气候变化对郑州市主要作物小麦及玉米需水量的影响。采用对残差二次建模的方法,构建了气象因子与生活需水量之间的量化关系,将降尺度模型与生活需水模型相耦合,给出了气候影响生活需水量的评估指标,并应用于郑州市,评估了气候变化对郑州市生活需水量的影响。丰富了气候变化对区域需水量影响的研究。本研究还分析了需水模型在气候变化影响中所起到的作用,解释了需水模型模拟能力与预测能力对气候变化评估的影响,并比较了降尺度模型与需水模型的相似性,说明不同学科的模型可以相互借鉴与补充。当气象因子为弱相关因子时,给出了对残差二次建模的生活需水模型,该模型能够辅助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并比较分析了气象因子的派生因子对生活需水量的预测能力。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郑州市小麦玉米需水量变化都不大。气候变化对玉米需水量有负影响,对小麦的需水量影响较复杂,在不同情景下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对小麦的需水量影响小,对玉米的需水量影响大。气候变化对生活需水量的影响也不大。总体上气温升高比降水增多对需水量的影响程度小,从而导致气候变化对生活需水量有减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