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npfi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和谐、经济增长、人力资源开发、民族教育体系完善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大理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是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起,大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和向往,这也为大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资源的开发、经济的转型、旅游业的完善都需要人才来做支撑。目前,大理市的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当地提供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大理市A、B、C三所学校是大理市职业教育发展中最具代表的示范性学校。A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B校是本地唯一一所承担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当下正积极申请晋升为技师学院,C校是大理市唯一一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三所职业学校办学性质不同,却都是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三所学校发展现状的研究,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师资配备、办学形式、学校特色等方面来呈现其办学的成功经验,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给予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探索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综合研究分析发现影响大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和问题主要基于两类因素:一是外在因素,即人们传统单一的成才观和我国不平等的用人观念,都造成技工人员“差、弱、低“的偏见,这问接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甚至使职业教育打上了“次等教育”的标签;二是内在因素,包括学生培养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缺失以及学校办学欠缺民族即地方特色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三所学校学生在职场中普遍表现出稳定性弱的缺点,擅自离岗和频频跳槽不仅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困扰,也给学校声誉带来不好的影响。其次,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即民族性,而民族性主要通过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两方面来体现,通过比较分析三所学校开设的专业后发现:一是专业设置重复,热门专业扎堆,本地特色的民族传统工业在学校的专业设置中鲜有涉及。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不明显。因此,本研究针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须通过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有效地自我宣传,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在公众心中的认知度,并用崭新的面貌来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及误解;加强自身建设,还体现在保证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学校除了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锻炼,还需要加入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现代技工。同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以结合自身教育的优势,承担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能的延续与革新。将民族资源转变为经济效益,实现古老传统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本研究试图通过A、B、C三所成熟个案的发展现状分析,其走过的历程是大理市中职教育由“弱”变“强”的缩影,它们实践本身就是对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鲜活诠释,其呈现出的成功经验及失败的教训,可以为其他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其他文献
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学生会接触到许多不同的事物和现象,并在当中作出相应的价值选择。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又系统的过程,当中包括对价值客体的选择、价值标准的形成
氮氧化物是危害性极强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十一五”期间,氮氧化物排放的快速增长加剧了区域酸雨的恶化趋势。大量氮氧化物的排
乌梅丸是《伤寒论》经典名方,因其组方精妙,补泻兼施,寒热并用,广泛适用于临床多种病症。研读最接近于张仲景时代的本草文献,有助于深入理解乌梅丸各味药物功效及整体组方思
彝族题材电影是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成就,在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传承民族文化、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概念的最基本的含义是一种好的行为,以“幸福是一种好的行为”为基础衍生出幸福的两个基本含义:活得好与做得好。活得好与生活相联;做
色彩归纳课程是联结色彩基础与设计思维之间的基础教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解构与重组训练,并涉及格式塔完形理论、现代艺术发展史等出现的各种样式。通过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
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相交错的复杂环境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竞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争夺这块无污染、高附加值的诱人蛋糕,以提升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话语权。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与此同时,互联网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网络上的数据非常容易被他人恶意窃听和篡改。IPsec协议是一个标准的网络安全协议,也是
介绍了冶金企业设备检修安全阶段化管理的实践做法,通过对检修过程分阶段进行系统化和标准化安全管理,达到了检修安全无事故的目的。其他冶金企业可以能够从中吸取经验,以使
当前翻转课堂的关注点多在课前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课堂内合作探究过程的有效性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合作学习因流于形式、过程失控、低效等问题广受诟病,合作学习的优化设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