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醇氧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其催化生产葡萄糖醛酸的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糖醛酸在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目前葡萄糖醛酸的工业生产主要是通过硝酸氧化法等化学合成手段,存在产品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成本高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以生物法合成葡萄糖醛酸的新方法,探索更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的葡萄糖醛酸合成新途径。首先将全合成的肌醇氧化酶(MIOX)基因连接至(?)pET28a(+-)载体,构建表达载体pET28a(+)-MIOX,并以E. coli BL21(DE3)为宿主菌实现表达。对重组菌Ecoli BL21(DE3)/pET28a(+)-MIOX表达肌醇氧化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目标蛋白在对数生长期中期以0.1mM IPTG在26℃下诱导表达8h时,酶活最高可达45.4kU/L。由于融合表达的肌醇氧化酶带有His标签,开展了Ni-NTA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的研究,实现了高回收率(63%)和高比活(610U/mg)产物。对纯化得到的肌醇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纯化肌醇氧化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30℃。然后开展利用重组菌体作为催化剂以肌醇为底物生产葡萄糖醛酸的研究。首先考察完整细胞和粗酶液对葡萄糖醛酸产量的影响,发现整细胞催化效率最高。其次,对整细胞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在5mL MOPS缓冲体系(pH7.5)中,初始菌体浓度为20g/L(DCW),肌醇浓度为2g/L,于30℃,100r/min条件下反应2h。在这一最优条件下,葡萄糖醛酸产量达2.13g/L,肌醇转化率近99%。最后,考察在反应过程中添加新鲜菌体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分别于反应2、4、6h时添加菌体,每次菌体添加量5g/L(DCW),随着菌体的添加,葡萄糖醛酸产量逐渐升高,当第三次添加菌体后,葡萄糖醛酸产量趋于最大值15.7g/L。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应在言语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都没有被明确的定位。本杰明·布鲁姆团
近十年来,竞技健美操运动逐渐向着大幅度、高难度、快节奏、高频率以及技术种类多样复杂、动作灵活多变等特征方向发展。因此,在现代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对运动员力
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逐渐成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研究和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现状,其次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关键技术,旨在为3D打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由此概念演变而来的“支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为学生搭建支架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智力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暗渠改道问题,论述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保证了暗渠改道施工的顺利实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 In the light of the diversion of undergro
地震目录给出的 1067年广东潮汕地震的参数不能合理解释历史记载中该地震的震害分布。文中将这次地震与 1918年南澳大地震在相同地点的震害记载进行了对比,发现几乎相同,进而论证了这两次地震属发生在同一震源的特征地震事件的可能性,认为 1067年地震的震中很可能位于南澎列岛西侧,其震级可达 71 /4。鉴于目前对 1574年福建东北沿海 53 /4级地震事件有不同的认识,文中重新分析了该地震的破坏区
目的探讨关于对52例胆结石手术护理工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进行胆结石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