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渡性地貌,其生存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受到严重的威胁。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恢复地球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湿地生态恢复规划存在了很多的矛盾,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不能平衡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也给人文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在生态恢复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保证湿地生态的同时,提高湿地的经济效益,构建适应生态与经济均衡发展的系统,进而实现湿地生态恢复的规划。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通过对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分析、研究,构建一套兼顾湿地生态环境与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湿地生态恢复进行规划,结合湖北洪湖湿地的具体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我国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理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更好地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平衡,和谐文明的湿地生态景观。
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湿地生态恢复的思路必须是生态与经济结合的,达到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的高效和谐的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恢复规划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通过理论构建、实例分析,对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组成与功能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提出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从三个方面来实现:①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构建。②湿地生态经济链的构建。③湿地生态产业模式的选择。
(2)总结出生态经济理论的湿地生态恢复的过程和框架。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的程序应因地制宜,通过资料的收集,制定好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引入生态经济理论,实现总体规划、分项规划和论证,确保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的实施。
(3)结合国家生态保护区项目-湖北省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湿地的生态恢复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对生态经济结构下的生态恢复规划方法加以论证,并通过生态效益的预测,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以此来促进生态经济下的湿地生态恢复的相关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