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项学生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相关分析和运动干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高校大学生的BMI水平与血压水平的相互关系,并对超重和肥胖两组大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以评价运动干预后该组对象的血压有否改变。希望能找到针对性的高血压预防路径,为青年学生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08年~2010年入学新生共8757例大学生的身高、体重、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BP)作为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超重或肥胖组大学生进行集中的有氧运动干预,即进行有氧健身运动:活动时间为每天下午18:50-19:50,活动频率每周保证5次以上,以步行或慢跑为主要有氧运动方式,配合太极拳,仰卧起坐、羽毛球等运动,并辅以健康知识讲座,宣传健康饮食方案,持续时间为一年整。期间两组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记录他们的BMI、血压情况。结果BMI分别与SBP、 DBP成正相关(SBP:r=0.23,P=0.000,DBP:r=0.16,P=0.000),且SBP、DBP水平均表现为:肥胖组(117.65±14.28mmHg、75.65±9.55mmHg)>超重组(117.41±12.86mmHg、74.78±8.91mmHg)>体重正常组(111.78±11.38mmHg、71.49±8.14mmHg)>低体重组(107.85±10.66mmHg、69.80±7.95mmHg),三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均P<0.05,血压随着BMI增大而升高。对超重或肥胖组大学生进行集中有氧健身运动干预,发现干预后学生的BMI、SBP、DBP及血压阳性率、正常血压高值阳性率(22.93±2.74、103.65±10.14mmHg、69.62±7.83mmHg、2.4%、27.13%)均较未干预前(26.50±3.07、117.45±13.45mmHg、74.93±9.02mmHg、6.1%、47.4%)下降,均P<0.05。结论BMI增高对大学生血压水平有负面影响,可将BMI作为血压偏高的重要预测指标对学生的肥胖及血压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控制他们的体重以降低BMI值从而减少他们今后患高血压的风险。运动干预对降低BMI和控制血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