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GF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它在正常细胞和异常肿瘤细胞的生长调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EGFR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包括80%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以它成为最早被选作肿瘤靶向治疗的目标分子之一。但是,我们仍不清楚EGFR的过度表达可否直接诱发多种细胞的恶变,抑或它只是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某一特定步骤地副产物。若要使EGFR的靶向治疗有效,理想的状态应是目标肿瘤的发生及存活依赖于EGFR的表达信号。所以,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EGFR靶向治疗时,由于EGFR在不同个体肿瘤细胞中所充当的角色不同,既产生了不同的治疗结果。本试验中,我们通过向小鼠胚泡内注射转化质粒的方法建立了双转基因鼠肺癌模型,可在Ⅱ型肺泡细胞内特异性表达两种hEGFR的突变基因型:19外显子DEL19-hEGFR和21外显子L858R-hEGFR。我们可以证明,在肺组织内表达上述任何一种hEGFR突变的双转基因鼠模型中,均可有效的发生具有支气管肺泡癌(BAC)特征的肺腺癌,鼠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携带有这些hEGFR突变的NSCLC患者的肿瘤病理学特征相似。当去除hEGFR突变表达的信号后,这些肿瘤组织随之衰退萎缩,证明活化的EGFR信号是肿瘤细胞维系存活的必要条件。最终,如同许多临床试验结果一样,这些受到hEGFR突变表达的驱策的肿瘤,在接受EGFR小分子抑制剂erlotinib或HKI-272治疗时戏剧性地缩小,但对EGFR抗体cetuximab却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