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Yüet Li的干燥根,性味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解毒、止血敛疮的功效,主治血痢、衄血、子宫出血、疮黄疔毒、烫伤。现代研究表明,地榆主要含有鞣质及酚酸类、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成分,具有止泻、抗菌、抗炎等作用。本试验进行了地榆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地榆提取物制备工艺的优化以及地榆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制剂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地榆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地榆药材和地榆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Shim-pack GIST 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05%磷酸溶液(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2nm,流速为1.0m 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没食子酸特征峰的分离度为2.0,理论塔板数为3500。没食子酸在7.264~72.640μg/m 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2174.2214x-28549.9344(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0%,RSD=1.06%。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地榆提取物含量测定。(2)地榆提取物制备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等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地榆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90℃,提取2次,每次提取1h。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干浸膏得率、没食子酸转移率和综合评分平均值分别为50.76%、118.11%、97.91%,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条件为地榆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3)地榆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地榆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平板划线法测定MIC和MBC。结果表明,地榆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标准株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0、17.9和16.6mm,MIC和MBC均为0.78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13.7和17.0mm;MIC分别为0.78、6.25和0.78mg/m L;MBC分别为0.78、25和0.78mg/m L。说明地榆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有显著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