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花叶型萎缩病是危害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物为一种类似类病毒(viroid)的小RNA。该病的发生与传播,对桑叶生产及桑树资源的保存利用等造成重大影响。而以嫁接等传统方法进行繁殖桑苗,很难杜绝该病的传染与扩散。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育无菌苗及对染病植株脱毒,在一些花卉及木本植物中已经成功运用。建立桑树组织培养、脱毒及病毒分子检测体系,对蚕桑生产及桑树资源的保存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以桑品种育71-1为材料,开展了桑树无菌苗繁育体系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比较外植体生长状况,对启动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的添加浓度进行优化,并进一步筛选出最适桑芽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MS+0.5mg/L2,4-D+1.5mg/L6-BA+1.0mg/L KT+0.1%PVP,最适桑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0.25mg/L2,4-D+0.1%PVP。为检测组培脱毒效果,用2对桑花叶萎缩病类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检测引物,分别对组培桑苗叶片和相同品种染病对照叶片的RNA进行RT-PCR扩增,结果只在对照组检测到桑花叶萎缩病类病毒350bp左右的特异条带,而在所有组培样品中均没有检测到桑花叶萎缩病类病毒特异条带,初步证明本研究建立的组织培养脱毒体系具有一定效果,为生产批量的无菌脱毒苗奠定了基础。在成功建立育71-1无菌苗繁育体系的基础上,以不同桑树品种感染桑花叶型萎缩病的植株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繁育脱毒苗试验。其中育71-1、湖桑197号和湖桑199号生长状况良好,从接种到开两叶所需要的时间较短,为15d,没有发现叶卷缩等不良症状。表明建立的无菌脱毒繁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