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中日同形西洋医学用语的语源考察,以期弄清两国汉语造词发祥的实际状态。中日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的词语,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序论中,笔者对先行研究进行了考察。通过先行研究得知,这种研究很多是基于构词法等语法层面的,以某一领域的专业词汇为中心进行的研究数目并不多。即便有,也多以法律、政治、经济、植物学为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词汇很少被人研究。首先,为了了解中日同形西医术语的使用情况,本论文在第二章中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汉日医学大词典》为对象,进行了调查。该书共计1527页,分为西医词汇和中医词汇两大部,其中前1259页为西医词汇。根据对这些西医词汇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中日同形西医术语共计10875个。由于词语数目较多,且其中有很多类似于“饱和度、作图法”之类和化学、数学等其他学科交叉的词汇。本论文通过将这些词汇在《广辞苑》《日本国语大词典》中进行检索,得出了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医学词汇共计372个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了方便研究,将这些词汇分为身体器官构造用语(172)、疾病药物用语(71)、治疗预防用语(50)和身体机能医学领域用语(79)来考察。在第三章中,笔者以佐藤《現代に生きる幕末明治初期漢語辞典》(2003)、小川鼎山《医学用語の起こり》(1983)、杉本つとむ《語源海》(2005)、黄河清《近现代辞源》(2010)、高名凯、劉正琰《汉语外来词词典》(1984)为调查依据,详细考察了以上用语中由中方所造用语共计38个,日方所造用语30个。剩余304个用语由于资料所限,无法判定辞源国。在已经知道由中方所造的38个同形用语中,根据本论文的分类方法,身体器官构造用语17个、疾病药物用语8个、治疗预防用语6个、身体机能医学领域用语7个。日方30个造词中,身体器官构造用语25个、疾病药物用语3个、治疗预防用语0个、身体机能医学领域用语2个。同时本研究还论述了即便作为日方的造词,它们与以方以智《物理小识》为代表的中国洋学书也有着莫大的关联。通过以上语源考察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中日同形语的考察不能忽视中国洋学书,古典文献的作用。②不能简单的下结论认为近代日语中的新汉语的创造都是由日本人所完成。还有待更加全面的考察。在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医学词汇在两国间的传播,并探讨两国词汇相互传播的原因。在鸦片战争以前,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强大,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的闭关锁国,中国成为日本接受西方文化的主要来源。随着很多中国古典书籍、洋学书籍逐渐被传播到日本,由中国人创制的西医词汇也被日本人所广泛使用。在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由于日本的日益强大,赴日游学与留学的人都逐渐增多,通过这些在日留学生的努力,很多词汇也开始被传播到中国。其中很多原本是中方的造词也被“逆传入”了中国,从而被误认为由日本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