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篇章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交际双方共有的一种心理完型结构。篇章是交际双方认知心理在语言领域的映射。篇章的生成起于说话人/写作者交际意图的产生,终于外部语言的产出。对话体篇章通过交际双方轮流充当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互动生成。非对话体篇章,首先在说话人/写作者头脑中生成,然后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进行包装,并通过语音/文字等形式传递给听话人/读者,生成外部语言中的篇章。篇章以“句”为基本单位,“句”是篇章构建的物质基础。以标点为标记、以名词为核心的汉语名词句是汉语“句”的一种重要类型,是篇章构建的重要资源。汉语名词句以零句中名词句,整句中名词性分句、名词谓语句、名词性主谓谓语句以及复句中名词性分句的形式,通过自身具有的话题、连贯以及信息结构等语用功能进行篇章构建。说话人/写作者首先在交际意图的驱使下形成篇章的核心论题。然后在核心论题的指导下,设定层级性的交际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寻找适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说话人/写作者概念篇章的生成与客观世界中事实篇章的生成呈现出不同的轨迹。前者是围绕核心论题层层分解的过程;后者是围绕某领域中的一点层层扩容的过程。事实篇章构建过程中,说话人/写作者首先根据自己的交际意图设定谈论对象或范围,这就是话题。话题的本质是认知参照点。认知参照点是认知的起点,提供到达认知目标的路径。说话人/写作者通过对空间性和静态性的名词进行加工,使其成为具有认知参照点性质的篇章话题。篇章话题通过论元、语域等关系吸引述题构成话题结构。话题结构中的话题可以统领一个述题,一对一的话题-述题关系形成汉语整句;话题结构中的话题还可以统领多个述题,一对多的话题-述题关系形成汉语复句或超句。汉语整句是篇章构建的基础层级,复句、超句则是篇章构建的扩展层级。这两个层级都是篇章得以形成的基本物质基础。连贯性是篇章的基本属性。说话人/写作者通过一系列宏观计划和微观计划的指导,保证篇章连贯的生成,从而构建起连贯的篇章。宏观计划和微观计划先在说话人/写作者的头脑中形成,之后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多种手段方法实现为具体的宏观连贯和微观连贯。汉语名词句可以借助篇章论题的身份,形成指导整个篇章的宏观连贯;也可以借助语用话题身份和词汇-语义能力形成句子、段落之间的微观连贯。篇章连贯的生成保证篇章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语义整体。语言是信息传递的工具,篇章的生成过程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说话人/写作者是篇章的构建者,也是篇章信息角色和篇章信息结构模式的决定者。说话人/写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交际策略决定了其对汉语名词句篇章信息角色和信息结构模式的处理。对话体中交际双方频繁替换交际身份,听话人也是说话人。对话双方通过互动不断产出新的语言形式(如汉语名词句),传递新的信息。这些产出的语言形式之间相互关联成一个语义整体,构建起对话体篇章。书面语体中,汉语名词句被编码为已知背景性信息时,为篇章构建设立谈论对象和框架,促使篇章开始生成;被编码为新信息时,可以转化为已知信息,这种信息的二重性推动了篇章构建的完成。话题问题、连贯问题以及信息结构问题是篇章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以汉语名词句为线索,从说话人/写作者的视角对这些基本问题展开的研究,涉及说话人/写作者的认知心理和篇章生成机制问题。这种研究对于语言学、语言教学以及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都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