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定激光硬化工艺的材料组织演变及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er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零部件的表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在当前激光硬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表面硬化新工艺。本文针对工业生产中金属表面处理的实际需求,研究了点阵光斑脉冲激光硬化中的时空分布影响问题以及渗碳激光硬化工艺,提出了激光回火硬度控制工艺,结合固体力学、材料学、传热学和其他数学方法对激光硬化效果、硬化机理和控制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⑴研究了特定光强分布的脉冲激光硬化规律。对比研究了5×5均匀点阵和1∶2∶3非均匀点阵两种特定光强分布激光硬化后的硬化层形貌、表面力学性能和组织演变规律。通过研究发现点阵激光硬化后的硬化层具有强韧结合的特点,1∶2∶3非均匀光强分布激光硬化后的硬化层几何均匀度均大于75%。其均匀性优于均匀光强分布所得的硬化层。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影响规律。   ⑵针对模具激光硬化中经常要求的均匀性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硬化层几何均匀性的光强空间分布反求设计方法。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此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利用此方法设计的光强分布可以解决目前光强分布中存在的不足。将此方法推广,能满足激光硬化中的诸多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⑶研究了20Cr低碳合金钢渗碳激光硬化。对于20Cr等低碳合金钢激光硬化需要在硬化前添加渗碳工艺,提高表层碳含量,以使硬化后硬度达到需求。对20Cr渗碳激光硬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其表面力学性能和组织演化。   ⑷针对实际生产中遇到的要求材料表面硬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添加激光回火工艺以控制激光硬化硬度范围的方法,并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初步提出一种激光回火硬度预测模型,对实际应用中选用合理硬化工艺、缩短工艺制定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⑸针对激光硬化后表面硬度、硬化层深度等主要评价指标,以及激光功率、光斑大小、扫描速度和脉宽等主要工艺参数,研究各种条件下工艺参数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工艺的选取步骤,为实际生产中的工艺制定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珍珠母是软体动物贝壳内层的主要结构材料,由文石品片和有机基质两种材料组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多级微结构,导致了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受到力学、材料学和仿生学等多个学科的广泛
学位
基于三维非定常RA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 Stokes)方程和一方程SA湍流模型、二方程SST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低速复杂外形。空间方向对流项离散采用WCNS-E-5(5阶精度显式加权
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简称LTCC)是一种新型的微系统封装基板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已经逐渐地应用在微电子封装、多层互连基板和
学位
由于反激式变换器不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线路简洁、可靠性高等优点,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自动均衡各路输出负载的能力,目前反激式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形式已成为人们设计高频开关电源的辅助电源以及设计各种功率开关驱动电源的首选。电网谐波污染及由此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地抑制和消除这些影响,研究人员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其中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ower Fact
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小学的学习与生活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性格养成以及相关习惯的形成.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以及引导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
单相接地故障是影响中低压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最常见故障,为了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能迅速找到故障位置,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原理并努力开发选线装置。目前已有的选线原理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稳态量分析法、暂态量分析法和注入信号检测法三类。但依据单一选线原理的选线方法效果都不尽人意,因此采用多判据综合选线成为当前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全面分析了各种选线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小电流接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及医学治疗的需要,现代生物医学仪器设备已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现代化的生物医学仪器进入了以计算机为
评选的标准是:入选的人都是当时的英雄人物.所谓死的窝囊,是指他们或者由于不应该有的失误,或者由于命运的捉弄,很丢人地死去了,根本不符合自己的历史地位.而如果他们不死,是
航天器在轨运行时,需要安装合适的发动机对其进行姿态调整和轨道控制。由于外界气压较低,发动机工作将产生羽流。羽流对航天器表面的撞击作用会对航天器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