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uos nephropathy,IM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尤其对于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肾功能正常患者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前瞻性的观察了单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雷公藤多苷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TW+ARB)和来氟米特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EF+ARB)治疗IM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经肾活检及临床诊断为IMN患者,尿蛋白≤3.5g/24h。随机分为3组。ARB组:单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口服12个月。TW+ARB组:雷公藤多苷20毫克日三次口服,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口服,12个月。LEF+ARB组:来氟米特20毫克日一次口服,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口服,12个月。 结果: 共83例患者入组,其中TW+ARB组28例,LEF+ARB组27例,ARB组28例。随访3个月,TW+ARB组3例(10.7%)完全缓解,8例(28.6%)部分缓解,有效率39.3%; LEF+ARB组0例完全缓解,3例(11.1%)部分缓解,有效率11.1%;ARB组1例(3.6%)完全缓解,2例(7.1%)部分缓解,有效率10.7%。随访6个月,TW+ARB组5例(17.9%)完全缓解,9例(32.1%)部分缓解,有效率50%;LEF+ARB组3例(11.1%)完全缓解,4例(14.8%)部分缓解,有效率25.9%;ARB组3例(10.7%)完全缓解,2例(7.1%)部分缓解,有效率17.9%。随访9个月,TW+ARB组10例(35.7%)完全缓解,10例(35.7%)部分缓解,有效率71.4%; LEF+ARB组6例(22.2%)完全缓解,7例(25.9%)部分缓解,有效率48.1%; ARB组4例(14.3%)完全缓解,6例(21.4%)部分缓解,有效率35.7%。随访12个月,TW+ARB组11例(39.3%)完全缓解,10例(35.7%)部分缓解,有效率75%; LEF+ARB组6例(22.2%)完全缓解,8例(29.6%)部分缓解,有效率51.9%; ARB组5例(17.9%)完全缓解,6例(21.4%)部分缓解,有效率39.3%。TW+ARB组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其他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均保持稳定。 结论: TW联合ARB能明显减少非肾病综合征表现膜性肾病患者的蛋白尿,疗效明显优于LEF联合ARB及单用ARB治疗。患者安全耐受,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是治疗非肾病综合症表现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