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古歌中的美和崇高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1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族古歌作为苗族口耳相传的重要信史,记载了苗族数千年的历史和风俗人情,同时苗族古歌作为原始艺术的一种,它除了具备审美功能,还与苗族宗教、教育、政治等功能杂糅为一,是苗族审美文化的典型代表。黔东南苗族文化中具有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它的独特性在于苗族古歌中传递出来的人与万物及世界之间的关系上。比如说在苗族人看来,人与万物、世界是一种共生平等的关系,而非上下等级关系。苗族人的这一认识与苗族古歌内容中所阐发的人、神、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在苗族古歌中,人与万物离不开神与世界的共同创造,他们信奉的神灵大都是祖先灵,也就是与他们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神灵。从这一点上来说,苗族文化较之其他文化而言,是具有自身的特色的,因而显现出一种特别的审美韵味;它的普遍性体现在黔东南苗族审美文化人类普遍性的生与死上,他们一般拥有两种基本的认识,一是认为人与万物之间应该是一种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关系,世界和世界中的万物都具有灵性的认识;二则是关于人的超越性的问题。在苗族人看来,万物死亡的过程,并非是一次终极性的毁灭,而是到达另一个幸福的地方前所必要经过的蜕变过程。这两种认识与西方美学思想中的美与崇高的范畴之间是有着契合之处的。但由于苗族文化中关于人的本质设想目前鲜少得到正统的中国美学史所关注,因而人们对苗族的关注还是更多的停留在苗族的语言学或者民族学层面的关注上,因此,在依托《苗族古歌》为基本文本下,找出黔东南苗族古歌中的审美意识与崇高和美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对苗族审美奥秘能有所揭示。
其他文献
本文总体思路是:为什么要对当前国内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即白银企业文化)进行研究,哲学视野中白银企业文化的局限性何在,如何在哲学视野中构筑以人为本的新企业文化(即铂金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将人类生活推向了一个富裕的社会。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生态失衡等等,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
董仲舒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他批判地吸收了从先秦到汉初的各家思想,完善了传统天命论中“天人感应”的理论,并在此基础
儒学如何突破人文领域与西方科学精神接轨一直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课题,因此清代学者戴震所倡导的重知思想的出现可以说是传统学术史上的一个亮点,具有积极的启蒙意义。但戴震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