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C-1α对子宫内膜癌恶性增殖及能量代谢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ju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α subunit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gamma coactivator-1,PGC-1α)在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及对子宫内膜癌恶性增殖和能量代谢中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临床子宫内膜癌组织40例(糖尿病组11例,非糖尿病组29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1例,采用用SYBR Green荧光法Real time-PCR检测组织中PGC-1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γ(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s γ,ERRγ)基因的表达水平,再通过ELISA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丙  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PGC-1α和ERR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丙酮酸激酶(PK)、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合并2型糖尿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C-1α和ERRγ的表达较未合并糖尿病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GC-1α和ERRγ的表达随临床分期增高、肌层浸润深度加重和淋巴结的转移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以及细胞分化程度不同无明确差异((P>0.05)。  4、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C-1α和ERRγ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3,P<0.01)。PGC-1α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与PK、IDH的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4、0.865,P<0.01)。ERR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与PK、IDH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3、0.738,P<0.01)  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GC-1α可能在转录水平上与ERRγ相互作用,通过提高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的活性来共同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能量代谢,从而保证了肿瘤细胞增殖以及侵袭转移所需要的能量,进而促进了子宫内膜癌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TLRs是先天性免疫受体家族之一,近年研究发现通过其内源性配体具有触发炎症和组织修复的作用,在肾小球疾病患者非选择性蛋白尿中存在纤维蛋白原等TLR4内源性配体,足细胞
目的通过询问患者术前及术后主观感受,应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量表)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评价嗜酸性粒细胞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 VTIQ技术取样框大小对乳腺结节剪切波速度测值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取样框大小对乳腺结节剪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