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1038基因的功能鉴定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uohu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简称Xcc)是一种能引起所有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的重要病原细菌,也是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机理的重要模式菌。为了系统地研究Xcc基因的功能,本实验室构建了Tn5gusA5插入突变体库,并筛选出了一批致病力降低的突变体。本研究选取了其中10个假设蛋白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突变和互补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首先运用自消除质粒pK18mob系统对XC0612、XC0621、XC0622、XC0865、XC1038、XC1426、XC2021、XC2423、XC2565和XC3414进行突变,获得了这些基因相应的突变体。   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只有NK1038和PK1038致病力下降明显,分别为野生型的1.1%和2%,其余11个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表型检测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PK1038的EPS产量、胞外酶的活性、生物膜的形成、泳动性及过敏反应等均无明显差异;其在寄主体内的繁殖能力减弱,在NYGB中生长速度降低,在MMX中停止生长。通过氨基酸补缺实验,发现NK1038和PK1038均为L-甲硫氨酸营养缺陷型。采用PCR的方法扩增包含完整的XC1038的DNA片段并克隆到pLAFR3上,将获得的重组质粒分别导入突变体NK1038和PK1038进行功能互补,发现其表型变化都能基本得到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XC1038是一个与L-甲硫氨酸合成相关的基因。推测可能是因为突变体合成L-甲硫氨酸受阻,在寄主体内得不到L-甲硫氨酸的供给,突变体生长繁殖受影响,最终造成致病力的下降。
其他文献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是智能国家电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箱式变电站作为重要的智能装备以其显著的优点,在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本文从农村电
  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变电站中的研究与应用,论述了在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中光伏直流系统技术方案的构成组件、系统设计考虑的技术原则、工作原理及综合控制
  城市电力网中,电缆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其充电功率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结合1 10kV崇华变电站,说明变电站设计中对电容器容量的选择上需要考虑线路充电功率的影响。
为解决新疆盐碱化地区较为普遍存在的混凝土遭受硫酸盐侵蚀问题,从充分利用新疆当地Ⅱ级粉煤灰资源入手,以Ⅱ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配制混凝土及胶砂试件,通过试验、观测,对水胶比为0.40、0.35、0.30,Ⅱ级粉煤灰掺量为30%、40%和60%的混凝土强度特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分析;对试验中各组试件进行了外观形态观察和电镜微观分析。通过研究发现:(1)对于掺Ⅱ级粉煤灰混凝土,影响其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
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技术问题,如:最大功率跟踪,并网及孤岛效应等。为了保证光伏并网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本
在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建坝,合理分析渗流场与应力场的分布对正确评价坝体及坝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孔连续介质渗流与应力耦合理论,将深厚覆盖层地基视为连续介质,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电抗所消
  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在工企变电站的逐步推广使用,在保障企业安全用电和连续生产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与传统备自投一样,电源快速切换装置的作用也是在工作电
  分析低温,温差大,辐射强等高海拔环境对导体及电气设备的影响,给出了高海拔地区设备外绝缘强度、空气间隙、外绝缘试验电压和绝缘子串的片数修正方法,并提出了高海拔地区电器
我国西北干旱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3,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及充足的光热条件。近年来,随着电力提灌设备及引水灌溉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高扬程扬水灌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