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欧元区债务危机继续深化,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未决,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普遍放缓,因此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出台的贸易管理及限制措施不断增多,我国出口产品面临的贸易壁垒形势十分严峻,而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成为化解这种局面的重要手段。根据《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中央企业和单位占到了六成左右。然而“走出去”战略实施十多年来国企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却不容乐观,国有资产在海外的流失率较高,政府对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适用于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准确地评价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和自然等诸多环境因素,引导国有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投资,提前规避可控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增强其全球化的运营能力,提升我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本文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评估”的建议,以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集值统计原理对指标进行赋值,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模型。随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中海油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根据应用结果发现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增加了中观层面的指标和变动指标模块,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的动态模型。最后,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结果,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政府对海外国有资产的前期监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