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观察香砂平胃散对运动障碍样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肠动力作用,包括用药前后标准餐的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变化、症状的改善程度及胃电变化等。 2.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促胃肠动力中药。 方法 选择来自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门诊的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FD患者37例,经内镜检查无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肿瘤及中、重度炎症,并经理化检查排除了消化系统其它疾病。以胃排空时间超过正常对照组+2标准差者为运动障碍样FD,并将其作为入选病例;同时选择无消化不良症状健康志愿者15例作为对照。运动障碍样FD患者一次口服标准餐及20枚不透X线标记物,分别于5小时、72小时后拍摄腹平片,比较用药前后胃排空及小肠排空标准餐的时间;同时做胃电图检查,比较用药前后胃电节律的变化;然后询问各症状,并根据用药前后症状计分的变化评价药物的疗效;应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焦虑及抑郁心理测评。 结果 服用香砂平胃散后,运动障碍样FD患者餐前[(38.41±22.69)% vs(28.67±20.79)%]及餐后[(49.24±14.95)% vs(32.71±17.80)%]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65%)均有提高,餐前[(56.66±22.68)% vs(63.20±21.53)%]及餐后[(47.00±17.21)% vs(64.24±17.19)%]胃动过缓率降低,餐前[(85.47±34.49)% vs(87.33±29.80)%]及餐后[(65.60±17.35)% vs(87.13±28.41)%]主频不稳定系数降低,上述差异均于餐后更为显著(P<0.05);运动障碍样FD患者钡条排空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5小时:(15.88士20.36)%vs(94.00士8.06)%;72小时:(74.51土45.57)%vs(92.00土9.78)%,P<0.01〕,服用香砂平胃散后,运动障碍样FD患者胃排空率(5小时钡条排空率)明显提高【(60 .23士20 .84)%vs(25 .00士12.34)%,P<0.05〕,小肠排空率(72小时钡条排空率)无明显提高[(54 .09土1 5 .10)%vs(50.68士14.08)%,p>0.05〕;服用香砂平胃散后,患者各自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37例患者中11人有焦虑症状,18人有抑郁症状,发病率分别为29.73%和48.65%,其中9人二者皆有,占24 .32%。结论 1.香砂平胃散可使运动障碍样FD患者胃电规律性及稳定性增加,能改善胃排空功能。 2.香砂平胃散对运动障碍样FD患者有促进胃动力作用,无明显促进小肠动力作用。 3.香砂平胃散能明显改善运动障碍样FD患者的各自觉症状。 4.运动障碍样FD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病率较高。 5.香砂平胃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胃动力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