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5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龄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子宫颈癌是当今世界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年轻化,倍受重视。本研究通过对近4万育龄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BS报告、阴道镜及两者联合应用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各自价值。并进一步研究免疫组化(p16INK4a、PCNA)和流式DNA含量分析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联合诊断价值不尽相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诊断能够提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浸润癌的病理学阳性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但对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而言联合诊断并无优势。(2)联合检测宫颈病变中p16INK4a、PCNA的表达有助于早期检出具有进一步恶变倾向的宫颈癌前病变。(3)流式细胞术在辅助宫颈癌前病变确诊、生物学行为预测和宫颈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4)依据现今各种宫颈癌早期筛查方式的各自临床价值,针对不同妇女人群有选择地进行各种筛检手段的组合应用,可提高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并能对癌前病变的发展趋向做出预测。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产科及精神科学者们开始关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并证实分娩方式的选择、分娩过程、分娩结局都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及血小板数量的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40例恶性血液病
本文探讨了前交通动脉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时机及手术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87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对不同的诊断方法、手术时机与近期疗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