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扶正解毒散及其超微粉为试验药物,研究二者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比较。扶正解毒散为《中国兽药典》(2000版)收载的中药成方,具有扶正祛邪、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鸡IBD,关于其超微粉制剂对治疗IBD还未见报道。超微粉碎是采用贝利BMF-100超微粉碎机将中药普通粉粉碎,不仅破坏了细胞之间的胞间层,而且将细胞壁打碎,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完全释放出来,易于吸收,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本试验对研制开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兽药新剂型、提高食品安全性及公共卫生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疾病模型建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滴鼻、点眼共0.1ml,刷肛0.1ml可成功复制IBD疾病模型,死亡率达44%,与临床发病情况基本一致。本试验分别以扶正解毒散超微粉高、中和低三个剂量组拌料给药,对24日龄海兰鸡人工感染IBDV进行防治试验,同时以扶正解毒散作为对照药物。通过死亡率、血中抗体滴度、免疫器官指数、抗体阳性率及剖检变化、组织学变化等几方面指标进行综合比较中药超微粉(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剂型与普通粉的作用效果。预防试验结果表明:扶正解毒散超微粉高、中剂量组(1%,0.5%浓度混饲)的发病率分别为26.67%、33.33%,死亡率分别为10%、13.33%,能明显降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感染对照组(死亡率为46.67%)差异极显著(P<0.01);在增重、抗体反应阳性率、免疫器官损伤率等方面,其效果均显著高于超微粉低剂量组(0.25%混饲)(P<0.05);与普通粉对照组(1%混饲)相比较效果稍好或相当。表明扶正解毒散超微粉0.5%混饲量相当于普通粉1%混饲量的作用效果,节省了药材而且增加了药物的预防效果。治疗试验结果表明:180只24日龄的海兰鸡人工感染IBDV后,应用扶正解毒散超微粉高剂量(2%混饲)、中剂量(1%混饲)、低剂量(0.5%混饲)拌料饲喂,连续用药5d。其中超微粉高、中剂量组(2%、1%混饲)对IBDV感染治疗效果较好,且显著优于微粉低剂量组(0.5%混饲)和感染对照组(P<0.05);与普通粉对照组(2%混饲)效果相当或稍好。超微粉高、中剂量组抗体水平相对较高分别为3.6log2、3.4log2,抗体水平的高低与黄芪、淫羊藿和板蓝根含量以及双向免疫调节有直接关系。超微粉高剂量组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0%,死亡率最低为6.67%,表明抗体阳性率越高,死亡率越低。感染IBDV后,法氏囊遭到破坏,而脾脏却出现了代偿增重,超微粉高、中剂量组脾指数较高分别为3.39、2.93,说明超微粉高、中剂量组对这种代偿性增重的效果相对较好。同时超微粉高、中剂量能显著的减轻病鸡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的病变、腿肌出血、肾脏出血和肿大等,均轻于其他各组。根据药效学试验结果:扶正解毒散超微粉高、中剂量对鸡IBD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两组在效果上无显著差异,从经济效益上考虑,选用超微粉中剂量比较理想。因此,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治疗剂量为1%浓度拌料,自由采食饮水,连用5d;预防剂量为0.5%浓度拌料,提前3d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