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则作为社会有序运行的基本要素,是社会良性发展的保障与基础,但仅有规则是不行的,还需要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重视规则、尊重规则、建设和实施规则,而这就需要每一位公民具备规则意识。是否拥有规则意识,是否具备执行规则的能力,对人一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使我们的社会环境与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多样性与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社会心理也悄然变化,违反法律法规、破坏公共秩序、公民素质下滑甚至是违法犯罪等现象有增长的趋势,部分公民规则意识的缺失问题已经显露,如不加以正确引导而任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影响社会秩序的规范运行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对公民规则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解,明确其本身的意义,以及对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进行全面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培育公民规则意识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首先对规则、规则意识、公民规则意识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对培育公民规则意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以便为公民规则意识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当前我国公民规则意识现状调查及分析。首先,对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其次,根据调查得出的数据探讨当前我国公民规则意识的积极方面:遵守规则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整体具备较高的遵守规则的意志力。再次,结合数据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公民规则意识存在的问题:部分公民对规则具体内容缺乏深入了解;部分公民存在规则意识冷漠现象;部分公民规则意识的行动力不足;部分公民的规则意识不牢固;部分公民奉行“潜规则意识”。最后,对问题存在的原因做出进一步分析:公民规则意识教育方面的欠缺;公民自身思想行为特点的局限性;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只有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培育公民规则意识的对策。针对公民规则意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加强公民规则意识教育,改善公民自身思想行为的局限性,营造良好的公民规则意识的培育环境,构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综合一致的公民规则意识培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