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壳聚糖又称脱乙酰甲壳素,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蟹、虾等的甲壳及藻类植物中。在自然界中,甲壳质的生物合成量约为1×109~1×1011t/d,是地球上第二有机资源,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的再生绿色资源。研究发现,壳聚糖具有一定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感染等作用。由于壳聚糖分子量大,水溶性较低,因此很难通过胃肠道吸收而产生其疗效。所以改造壳聚糖的结构已成为该领域开发研究的一个热点。进一步实验证明,经降解制备的水溶性壳寡糖不仅分子量小,易溶于水,且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诸方面比改造前的壳聚糖发挥了更好效应。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批次的壳寡糖抑瘤作用的筛选,而后又对其进行了抗肿瘤转移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测定,以进一步探讨其抗肿瘤免疫效应的机制。为开发壳寡糖抗肿瘤新药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材料与方法1.对S;s。肉瘤抑制作用:给ICR小鼠接种S;s。肉瘤侄 XIO\ml)0.Zml/只,隔日静脉注射各批号壳寡糖共 4次,停药次日分离实体瘤,计算抑瘤率。实验同时设CTX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 2.对Lewis肺癌抑制作用:C。7BL历种小鼠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悬液门‘ml)0.Zml/只,隔日尾静脉注射各批号壳寡糖共 6次,停药次日计算抑瘤率(%人对照组同上。 3.抗Lewis肺癌自发肺转移的作用:C。而L历小鼠肌肉注射Lewis肺癌细胞悬液门‘/ml)0.Zml/只,隔日尾静脉注射 V号壳寡糖共6次,停药次日取肺计算肺转移率和肺转移灶数。 4.抗B;。黑色素瘤血道肺转移的作用:C。在L历小鼠尾静脉注射B;。黑色素瘤乃 X 10’/ml)0.Zml/只,隔H日尾静脉注射V号壳寡糖一次,共6次,对照组同上,停药次巳 计算肺转移率及肺转移灶数。 5.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测定:将V号壳寡糖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分别给C。BL伍荷瘤小鼠用药,每间隔一日尾静脉注射一次共六次,CTX对照组间隔1日尾静脉注射,共3次,停药次日无菌取脾脏分离细胞,以刀豆蛋白 A(Con.A)诱导,采用’H1dR掺入法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 6.NK细胞活性测定:给药方法同5,以YACl 为靶细胞,用’H-TdR法测 NK细胞活性。 7.IL上、IFN-Y含量测定:给药方法同5,取血分离血清,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IL-2、IFN-Y含量。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溶血素值测定:用比色法对荷瘤小鼠进行溶血素测定,结果用HC。。值表示。 9.吞噬功能的测定:给荷瘤小鼠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V号壳寡糖(200mg/kg X 4d(l),100mwg X 4d(tv),300mwg X gd(ig)),隔日尾静脉注射一次共4次,对照组同上。停药次日,作腹腔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吞噬百分率(%厂。 结果和讨论 1.壳寡糖对 S;s。肉瘤生长的影响:I号壳寡糖抑瘤率(0)在 l.71~14.760,作用不明显。11号壳寡糖的抑瘤率(%)在 2二 6~52刀7%,而抑瘤率在 52刀7%的 400m叭g剂量组,动物死亡率达60%,说明样品毒性太大。Ill号壳寡糖尾静脉给药,抑瘤率(o)在6.50o左右,腹腔给药抑瘤在9.64~14.75o,口服给药抑瘤率在 6*5%。IV号壳寡糖 100m叭g、200mg/kg和 400mg/kg剂量组尾静脉给药,抑瘤率为3.30~12.80%,而提高壳寡糖剂量800mg/kg尾静脉注射,小鼠在实验第四大己全部死亡,说明该剂量毒性太大;V号壳寡糖 100mg/kg、200mg/kg的抑瘤率为 22厂%和 9.19%;V号壳寡糖300mgthg灌胃组,抑瘤率为3.90%,降低V号壳寡糖剂量 (150 100、50m吵g)以尾静脉给药其抑瘤率为 门.80%、23二0%。15刀0%。 L V号壳寡糖对 Lewis肺癌抑制作用:V号壳寡糖以 15 0、100、50mgthg尾静脉注射,对小鼠 Lewis肺癌的抑制率分别为10.73%、ZI.95%、16.74%,其结果与 S;s。实验相似。 3.V号壳寡糖抗Lewsi肺癌自发肺转移的作用:V号壳寡糖对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ewis肺癌的肺转移抑制率(%)为20~30%;对肺转移灶数抑制率(O)为13.6~29.50。其中以100mg/kg剂量组抑制转移效果最佳。 4.V号壳寡糖抗B;。黑色素瘤血道肺转移的作用:V号壳寡糖对B;。黑色素瘤血道肺转移灶数的抑制率(0)为 11.73~25.0%,其中100mg/kg剂量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转移灶数为 25%。 5.V号壳寡糖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V号壳寡糖对荷瘤小鼠的T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刀5~0刀1人 6.V号壳寡糖对 NK细胞活性的影响:V号壳寡糖以 100mg/kg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