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保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方法选择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研究2007年10月~2009年1月收治的6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其中男19例,女4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B组,30例,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治疗。比较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评分、伤椎Cobb’s角、椎体高度丢失率L%以及两组的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共治疗6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2个月。A组35例行PKP后3天,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VAS平均分值从术前8.4下降至2.4(平均下降6.0)。B组30例保守治疗后3天VAS无明显变化,在治疗后3天、1和3个月时,A组的VAS分值明显低于B组(P<0.05),6个月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JOA评分的变化和VAS变化基本一致。A组术后的Cobb’s角和L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B组治疗后3日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月开始改善(P<0.05);治疗后A组病人的L值和Cobb’s角比较小于B组(P<0.05)。说明A组在椎体高度恢复和矫正畸形方面优于A组。A组病人住院卧床时间为3.2±1.1天,B组为55.2±14.4天,A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6%明显少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P<0.05)。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慢、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疼痛缓解迅速、可以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畸形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