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柳林民歌中的苦情类民歌与柳林民俗中的哭调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境、唱词、旋律、演唱声型四个方面对各自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在对柳林苦情民歌的研究中,得出以下四方面的艺术特色,婚恋下的语境特点,大胆直接、直抒胸臆、巧用比喻、情景交融的歌词特点,从上而下、周而复始、反复吟唱、叹气式结尾的旋律特点,真声直吼、真情吟唱的演唱声型特点,显现出其在山西民歌这个大家庭中独有的地方特色。柳林农村丧葬仪式中的哭调,有学者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了其具有音乐维度的观点,但未深入的从这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笔者通过对哭调做田野调查,以及其背后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在本文中用音乐的维度对其进行艺术分析,得出丧礼下的语境,即兴口语化的唱词,从上而下、周而复始、反复吟唱、叹气式结尾的旋律,真声哭唱演唱声型的四个特点。在第三章中,把柳林苦情民歌与柳林哭调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两者的亲缘关系,即悲伤情感的同源性、旋律曲调的相似性。笔者从中得到启示:在柳林苦情民歌演唱过程中情感的表达方面,对哭调进行借鉴和融入,有助于演唱者抓住作品的文化属性和艺术特点,找到一个正确的歌唱心态,从而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形象的表现出它的苦情风格,突出其独特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