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youdo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深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改变土地利用的方式。本文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例,以临川区2006年初、2010年底和2015年底土地利用现状矢量数据、DEM数据以及其他自然、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10.2、Fragstats4.2、ENVI5.1、Excel2010等软件。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克里金插值、热点分析、转移矩阵、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坡度模型等对临川区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2006-2015年临川区景观格局分析的最佳粒度,对2006-2015年临川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分析了2006-2015年临川区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并根据临川区景观格局的演化特征,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6-2015年临川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以林地、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城镇用地为主;2015年上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占临川区总面积比例分别为39.09%、34.79%、5.77%和4.07%。研究期内,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自然保留地以及采矿用地景观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交通水利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均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2)与研究前期相比较,研究后期临川区土地利用景观面积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且城镇用地、采矿用地、交通水利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景观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大。城西街道办事处、钟岭街道办事处、展坪乡、上顿渡镇等中心城区的乡镇、街道是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热点区域。(3)研究期内,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临川区面积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的增加与耕地、林地景观的减少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和重叠性;自然保留地主要转出为耕地,表明研究期内耕地的补充主要依靠对自然保留地的开发。(4)临川区高程等级为2、3的土地面积占临川区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2.24%和43.60%;坡度等级为1、2、3的土地面积占临川区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3.95%、47.55%和22.27%。耕地主要位于高程等级1、2、3和坡度等级1、2的区域内;林地则主要分布在高程等级3、4、5和坡度等级4、5的区域内;在高程、坡度等级4、5的区域内,林地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5)研究并确定了临川区景观格局分析的最佳粒度为40m*40m。研究期内,临川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破碎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强;耕地、林地景观为临川区主要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形状复杂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城镇用地、交通水利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景观的分散度不断降低,景观越来越趋于集中化。研究期内,临川区景观破碎化速度快速增加,景观斑块面积离散程度增大,各土地利用景观形状越来越不规则,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不断增强,景观趋于丰富和复杂,异质性增加,景观格局朝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6)临川区土地利用景观第一梯度区为梯度带1-3,该区距离市中心0-7.5km,城镇用地景观占主导优势,内部结构逐步趋于稳定,破碎化水平较低,且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第二梯度区为梯度带4-10,该区距离市中心7.5-25km,主要景观类型为耕地,景观形状不断趋于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显著提高,景观异质性最强,更具有多样性特征;第三梯度区为梯度带11-21,该区距离市中心大于25km,以林地景观为主要土地利用景观类型,远离城市中心,景观形状趋于简单化,人为干扰因素最低,景观趋于聚合、规整,但多样性程度呈现降低趋势。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大视场智能监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平台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在相邻帧之间通过块匹配进行运动补偿,采用三帧差分法分割出运动目标.当运动目标正常运动时跟踪其形心;当运动目标被遮档时,根据卡尔曼滤波器预测的形心跟踪目标.其中,对于块匹配,采用边缘点作为匹配块的中心点并根据摄像机的运动方向确定搜索范围,使处理速度提高了38.6%.另外,比较得出最小二乘法对运动目标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拟合效果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不对其建设模式进行科学的谋划,可能会给数字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的浪费,引发发展后劲不足等系列问题,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结合了国内外数字城市的建设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重点阐述了基于地理空间框架的数字城市建设模式的具体内涵及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可行性。
本文从两个大的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德育的渗透进行了分析研究。一是理清教师对地理德育渗透的认识,解决"为什么"和"能不能"进行德育渗透的问题;二是结合实践提出可行的、有效
沼气池是连接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纽带,是农村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来源,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除尘器”,是解放妇女劳动力、增收节支的“金钥匙”。2004年以来,山西省介休市其建设沼气
<正>为认真贯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谭作钧关于"全面对标上海,正视差距,凝聚共识,为大连未来发展谋篇布局"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工作部署。近日,大
在创业的浪潮中不乏夫妻联手,合作创业的事例,那么夫妻创业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呢?1.共同喜欢的项目。对于不喜欢的事物,创业者是很难用心去经营的,在这种心境下,想要获得利
基于3S的防汛会商地理信息系统可方便地进行防汛会商信息的查询,以图形和统计图表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显示,辅助工作人员作出正确的防汛会商决策,大大提高了防汛会商决策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以江西省为例,就该系统的设计目标、开发平台、技术路线、系统架构及实现过程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介绍并总结了GeoMedia下的入库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了在GeoMedia下入库数据批量拼接处理技巧,详细阐述了两种处理方法。两种处理方法在实际项目生产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