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雨洪调蓄措施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优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398699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道路面积逐年增长,硬质化率居高不下,导致城市道路在应对极端天气时普遍存在排洪不畅、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高等问题。相比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而言,对传统城市道路绿化进行就地“海绵化”改造,具有投入的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可行性高等特点,符合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诉求,有利于既好又快地达到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等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本论文基于对天津大学海绵系统效能实验基地的实测降雨实验,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系统中带状雨洪调蓄措施的雨洪调控效果并校正SWMM模型,总结带状雨洪调蓄措施的影响因子,概括归纳出带状雨洪调蓄措施中溢流系统、排水系统与各结构层参数对措施雨洪调控效果的影响。另外,对带状雨洪调蓄措施在城市道路类型、道路横断面类型、道路周边用地功能类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选择与结构优化意见。本研究还进一步梳理了带状雨洪调蓄措施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建设步骤,并对各措施的细部设计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法,实现道路景观功能性、生态性与艺术性统一。最后,本文将天津大学海绵系统效能实验基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针对不同的措施类型、季节因素与汇水面类型影响,梳理总结了带状雨洪调蓄措施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方法,优化带状雨洪调蓄措施的雨洪调控能力。
其他文献
期刊
自2011年微信面世以来,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微信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充斥着谣言、色情、暴恐、诈骗等不良信息。近年来由微信引发的大学生安全事件逐渐增多
人们在长期的口头语言交际过程中,创造和发明了许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成为广为流传的流行口语,就是俗语。范畴化、意象图式、隐喻等理论是认知语言学
<正>一、"类型"的生成:从科学本体到影像本体自台湾人类学家胡台丽拍摄《神祖之灵归来——排湾族的五年祭》(1984年)之后,台湾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渐成声势。近年来,随着原住民
目的:探讨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评估该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效果。方法:应用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对40例单侧唇裂患者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已经存在了数十年 ,但近年来的发展却步履艰难、困难重重。文章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来分析现阶段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 ,把引入竞争机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2011-2015年扬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扬州市的生态系统开发运行处于不太健康的状态。尽管全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逐渐下降的态势,
<正> 古代美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墨西哥和中美洲是美洲古文明的重要摇篮。而玛雅文明又是这里出类拔萃的代表。古代的玛雅人分布在现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