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性疲乏是一种全身性的主观感受,是由癌症本身、癌症的治疗如放化疗等所引起的,在客观上有体力、精力、记忆力降低的表现;它与一般疲乏不同,癌因性疲乏起病快,持续时间长,程度重,无法通过休息得以缓解,涉及到认知、生理、情绪的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日常生活。癌因性疲乏的主要治疗手段是综合护理干预或是药物治疗,有效的治疗措施和药物还需深入研究探索因此医学界需要探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药物。研究目的:验证复方阿胶浆口服液改善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癌因性疲乏,寻求有效的治疗癌性疲乏的药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简单疲乏量表、中医症状评分、KPS评分、血常规等为观察指标。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肿瘤科筛选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两组比例大约为1:1,所有病例连续接受28天治疗为一个疗程。在治疗第1、14、28天收集可以用于临床评价的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组间相互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变化比较采用t检验;有效性分析采用x2检验评估有效性。研究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症状总评分:治疗组逐渐降低,显效者10例(19.61%),有效者36例(70.59%),有效率达90.20%;对照组总评分显效0例,有效者12例,有效率为24.49%。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显著。③KPS评分治疗组改善16例(31.37%)稳定35例(68.63%),有效率100%;而对照组改善0例(0.00%),稳定25例(51.02%),下降24例(48.98%),有效率为51.02%。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用药前后自身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治疗前两组外周血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RBC、HGB、MCH、MCHC、MCV、HCT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RBC、HGB、MCH、MCHC、MCV、HCT、WBC、PLT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具有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作用,降低疲乏等级,复方阿胶浆能治疗贫血,显著改善癌症相关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