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成长对解决各国(地区)就业、促进境内外贸易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当一国(地区)经济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时,该国(地区)内的企业成长更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体力量。然而,企业成长的特性决定了仅仅依靠自身资源积累难以保证其快速成长。因此,一方面,为帮助区域内企业成长,有必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尤其是金融环境。另一方面,从金融业自身发展来说,企业的高速成长也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再者,企业成长过程中多变化、高投入的特点,又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需求,驱动金融创新步伐加快,促进金融体系完善。
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金融环境建设可以考虑在充分发挥间接融资体系对企业成长支持作用的同时,不断强化直接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对企业成长的支撑作用。
文章首先分析了间接融资方式发展与区域内企业成长间的相互促进,针对商业银行,分别从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等方面提出了融资方式的创新模式;针对信用担保机构,提出了建立共同基金和互助基金,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的创新模式;针对开发性金融业,提出了中转——批发、中转——直贷等创新模式。文章随后分析了直接融资方式中企业债券发行和风险投资的发展与企业成长的互动,针对债券融资,提出了建立信用互助协会以及联合发行债券的方式;针对风险投资,提出了降低投资风险的分析及模式创新。最后,对常州、苏州、泰州、宿迁四市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运用TOPSIS方法对四市的企业成长能力进行评价;而后运用灰度分析法对其金融环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并重点以常州市为对象进行了区域金融环境建设与企业成长指标的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