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齿轮传动系统的啮合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2004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齿轮是机械装备的基础零部件之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关键基础件。椭圆齿轮是为了适应变速比传动的要求,在圆柱齿轮、凸轮机构以及连杆机构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具有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和能适应特定运动函数等优点,主要适用于低速、大扭矩场合。随着椭圆齿轮特殊的应用场合的扩大以及其在传动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分析椭圆齿轮传动系统的啮合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椭圆齿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和传动试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围绕着椭圆齿轮传动系统在工程应用过程中的非线性传动特性、啮合特性、传动误差和传动试验等几项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较系统的分析了椭圆齿轮传动系统的啮合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椭圆齿轮副参数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对固有特性的影响。椭圆齿轮副的传动比、从动轮转角、角速度、角加速度、压力角、重合度均随着偏心率的增大而呈现出递增趋势。椭圆齿轮齿廓角随轮齿在节曲线上的位置分布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趋势,进一步验证了椭圆齿轮齿廓的不一致性。扭矩波动性分析表明,椭圆齿轮副变比传动特性使得主、从动轮上所承受的扭矩存在一定差异。(2)建立椭圆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参数激励下系统的非线性响应。推导了模型参数的数学表达式,考虑时变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静态传递误差和动态激励等因素后建立了椭圆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激励频率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阻尼系数的增大可以缩小系统进入混沌运动状态的时间间隔,时变啮合刚度系数的增加使系统逐渐由拟周期运动过渡到混沌运动状态,增大负载能使系统快速进入稳态运动。(3)提出并建立了椭圆齿轮副承载接触有限元模型,研究椭圆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分布规律。基于承载接触理论,建立椭圆齿轮全齿承载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并获取了椭圆齿轮齿面等效塑性应变、等效应力和齿面压力随轮齿在齿宽方向、齿高方向和节曲线上位置的动态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椭圆齿轮承载接触模型,获取了椭圆齿轮副啮合冲击分布规律,冲击应力和冲击合力均呈现出从椭圆节曲线长轴两端向短轴两端逐渐递增的分布趋势,冲击时间呈现出从椭圆节曲线近焦点处到远焦点处递增的趋势。(4)建立椭圆齿轮副传动误差模型,分析传动误差对齿轮系统啮合特性的影响。在考虑偏心误差的基础上建立了椭圆齿轮副传动比误差和传动误差模型,获取了偏心误差、偏心率及初始相位角对系统传动比误差和传动误差的影响。随着偏心率的增大,椭圆齿轮的传动比误差和传动误差均呈现出递增趋势,且优化初始相位可以降低传动误差。基于椭圆齿轮承载接触模型,提出啮合误差概念,啮合误差随轮齿在节曲线上位置的不同而呈现出由椭圆节曲线长轴两端向短轴两端逐渐过渡减小的分布规律。(5)搭建椭圆齿轮传动试验台,分析工况参数对齿轮系统啮合特性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对椭圆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传动误差、动态回差、摩擦转矩和传动效率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动态传动误差随着转速的增长呈现出递减的变化趋势,随着负载转矩的增大而呈现出递增关系,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动态回差随着转速和负载转矩的增加均呈现出递增趋势,摩擦转矩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呈现出递增趋势。瞬时传动效率随着转速增加呈现出递减趋势,随负载转矩的增加呈现出递增趋势,这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椭圆齿轮副确实适用于低速、大扭矩场合。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以及传动试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椭圆齿轮传动系统啮合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椭圆齿轮的工程应用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研究加纳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OHSM)实践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为了弄清高危行业人的意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扩展已有研究文献成果,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来探究职业风险感知和工人动机在二者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本研究从六个不同的维度测量OHSM实践,包括工人的安全认知、管理者安全承诺、安全政策和程序的合理性、健康安全培训程序、组织风险和个人防护用具的可用性。同时,工作绩效使用一
具有纳米晶(晶粒尺寸小于100 nm)和亚微米晶或超细晶(晶粒尺寸从100 nm到1μm)结构的纳米/超细晶结构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是传统粗晶材料的好几倍,但延伸率很低,这严重限制了纳米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近年来材料设计提出了将均匀纳米/超细晶结构转变成多相、多尺度和多层次的不均匀微观组织,在平衡强度和延展性的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间。受这一理念的启发,本文针对三种典型纳米/超细晶不均匀结构不锈钢
当前中国高职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的原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在技术理性的驱动下,出现重技能轻素质倾向,直接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潜能被忽视,呈现单向度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理念落后,学生主体地位缺失,重统一轻个性,导致学生的成长需要被压抑;社会深受传统精英教育思维的惯性影响,高职学生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呈现出自信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伴随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学前教育需求急剧扩大。加之,公众与政府逐步认同学前教育对个人学习与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也带来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与旺盛的学前教育需求相背离,我国学前教育满意度较低,亦不符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政策规划和主张。因此,从公众诉求和政策导向来看,迫切需要聚合政府与家庭以及社会其他组织之力,以完善学前教育供给机制。学前教育满意度低与已成为热点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居民越来越渴望逃离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转而向往自然宁静的乡村生活,以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升华。在消费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占据了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也存在着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旅游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和创新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研究对象是在政策调控的作用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典型化特征,政策对于其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以及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迁下其风险承担的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处于由传统的粗放式高速增长向新时期高质量增长转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增长动力从原来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和投资驱动逐渐转变为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金融业也不断深化改革
清代甘肃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霜雪灾害、生物灾害、地震灾害等等。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来看,旱灾居于诸灾之首,顺治元年至道光二十年(1644-1840),197年间旱灾年份达163年,几乎称得上是年年有旱灾,且旱灾较其他灾害波及范围更广、影响也更大。水涝灾害及冰雹灾害发生年数分别为136年和135年,发生也较为频繁,但受灾区域多为局部地区,多数年份灾情较轻。其他灾害如霜雪灾、虫灾、疫灾也
文章以淮安生态文旅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在设计学科的视野下探讨了城市设计的"管控环节"的问题。城市设计是广义设计序列中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与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相比,具有独特的时间尺度,这个尺度要求城市设计的实施在设计上给出管控的前置研究。同时,通过对城市设计实践之"管控"问题的观察,启发对"广义设计序列"观念更宽泛的认知。
时间序列预测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为决策分析与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是当前大数据分析与管理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与难点。如何有效地挖掘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并对事物的未来状态进行合理的估计与推测,进而深入理解和掌握所研究问题的演化规律与机制机理是一项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作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预测模型实现时间序列的有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阶段相叠加,原有的粗放式的依靠劳动力、资源、资本等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早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更加迫切。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体,企业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仅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