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矛盾的重要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已然成为当前的重大问题。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是多门社会人文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许多学科都从不同维度对此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还有待深入,特别是从哲学高度作出综合梳理,还是一个富有新意的课题,而这方面的研究,将为社会危机应对与危机处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因而,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对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作一些尝试性研究,力求深化对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的全面认识。本文分为五章,各章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本章说明了研究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的依据与意义,分析了理论界对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的既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本课题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二章是哲学视域中的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本章首先考察了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概念的历史演进,从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界定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并分析了它们的产生、功能与限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的内涵与外延,本章认为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对重要矛盾,即社会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对立、对抗阶段,而社会控制是社会矛盾的诉诸缓和与解决阶段。第三章是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本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的关系,在“中央-地方-市场-社会”框架下探讨了我国的新社会冲突,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的生成根源在于权力、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生成的具体原因,认为群体性事件是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第四章是社会转型中社会冲突的类型与特征。本章研究了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经济利益冲突、政治冲突与宗教信仰冲突;并从两种角度分析了经济利益冲突,即一般性利益冲突与特殊性利益冲突、直接利益冲突与非直接利益冲突。本章剖析了当前社会冲突的性质,认为大多数社会冲突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强调要警惕腐败等因素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它们有可能导致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本章描述了社会冲突的几组范畴:普遍性与特殊性、自发性与组织性、突发性与累积性、扩散性与变异性;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特征是利益冲突为主导、政治冲突风险增加等。第五章是社会控制的思路与方法。本章分析了改革前后社会控制方法的转变与存在的问题,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控制的问题在于:政治控制过度、法律控制滞后、经济控制失调、社会组织控制薄弱、意识形态控制过多、道德控制乏力、信仰控制失灵。本章指出了社会控制的目标就是促进经济、政治与文化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从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多个维度进行有效社会控制的方法,即:社会客体控制与社会主体控制的相统一,自上而下的控制与自下而上的控制相结合,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相结合,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相结合,内在控制与外在控制相结合,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