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效应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仅2012年,股票市场的筹资规模达到6.5万亿元,债券市场的发行量达到5.8万亿元。这么大的规模使得资本市场具有的资源配置、资产定价、价格信号传导等市场功能,逐渐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出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加了货币需求的不可预测性,使得货币供给的目标不再如实反映货币需求,再加上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指标变化的灵敏反应,使得中央银行不得不考虑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经研究出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的传导途径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给量)影响资本市场资产价格变化;第二个环节是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影响实体经济的产出。本文先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对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产生的影响,再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传导过程中经历的两个环节是否通畅,并分析其不通畅的原因。实证分析采用了ADF检验法、Johason协整检验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方差分解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得出的结果有:第一个环节: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股价的传导途径是通畅、有效的,而影响债券价格的传导途径是不通畅的,无效的;货币供应量Ml是通货膨胀率的Granger原因,货币政策通过通货膨胀率影响股价的传导途径是畅通的、有效的,而影响债券价格的传导途径是不通畅的、无效的。这说明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的传导是有效的,在债券市场的传导是无效的。第二个环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不是引起居民消费支出的Granger原因,即资本市场不具有消费效应;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是引起固定资产投资的Granger原因,通过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看,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系数较小,且为负,说明资本市场具有微弱的投资负效应,即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产出具有抑制作用。总体来说,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的传导效应不佳,在股票市场的第一个环节是有效的,在第二个环节是无效的;在债券市场的第一个环节是无效的,在第二个环节也是无效的。从两个市场的融资量来看,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其对实体经济产出的影响不大,说明两个市场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找出其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取得的骄人战绩,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竞技体育强国之列。然而,作为体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学校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的强盛却存在着巨大反差。学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对归集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个人代扣款项的核算,存在对账麻烦,归集分次的现象,为了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可适当增加修改现行预
目的研究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的80例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患者展开研究,以数字表法为依据将其划分
宗璞小说《红豆》自问世,或以"革命VS爱情"解释,或以"革命&爱情"解释,或发现其中有矛盾裂缝,实际小说蕴藏着"革命/爱情双重主题遮蔽的知识分子艺术诉求主题。
随着现代社会便携式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和汽车动力源电池化研究与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和有利于环保要求的新型二次能源正在世界范围受到了广泛的关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需求同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能力之问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流动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