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重症监护使危急重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增强了对衰竭器官的支持和保护能力,许多重危患者在严密监护与精心治疗下,度过了生命中最危险时刻,走向康复。研究表明,亲人重病给家属造成的巨大压力可以直接影响家属健康,轻者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出现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疲乏、倦怠、疼痛、失眠、肠胃功能紊乱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抑郁症。家属的健康状况又与患者的康复密切相关,家属的情绪状态可以帮助患者获得医疗手段以外的、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有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康复。反之家属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会给患者带来消极影响。现代护理概念强调人的整体性,人不是孤立的个体,家庭是个体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患者与家属互相影响。所以,满足患者家属需求可以帮助家属维持身心健康,更为深远的意义是利于患者康复,回归社会。 7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重视满足患者家属需求的问题,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79年Molter NC主编的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D问世。80年代重危患者家属需求成为国外护理的研究热点,至今方兴未艾。1991年Leske对CCFNI进行修订,使之更为完善,因其表达规范,评分量化,在国内外广泛应用。CCFNI作为一个具体的评估家属需求的工具,为ICU成员有的放矢地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改进ICU管理模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