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丹颗粒药学与初步药动学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5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丹颗粒是由党参、黄芪、炒白术、丹参等药材组成,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本课题从文献研究、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这几个方面对该处方进行优化设计。  1.文献研究  本课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行了概述,阐明了该课题的立题依据。对处方中各药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实验思路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制备工艺研究  (1)以炒白术、木香、紫苏梗的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饮片的粉碎程度、加水倍数、提取时间以及浸泡时间对其的影响,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为饮片粉碎成粗粉,加10倍量水浸泡粗粉1小时,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6小时。  (2)以挥发油包封率和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对包合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包合的最佳工艺,对包合物成品进行TLC鉴别、UV鉴别、显微鉴别及稳定性考察。优选的方法是采用研磨法包合,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挥发油的投料比为8∶1,加3倍量水研磨3小时。  (3)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含量及出膏率为指标,根据影响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即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党参、黄芪、丹参等饮片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  (4)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比较常压浓缩和减压浓缩在65℃、75℃、85℃下浓缩至相同体积时的浓缩效率和对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及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结果为75℃下减压浓缩水提液,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丹酚酸B含量最高,所花时间相对较少。  (5)以出膏率、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及丹酚酸B含量为评价指标,对静置法、离心法、水提醇沉法和壳聚糖絮凝剂澄清法进行比较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纯化的最佳工艺。选出的纯化方法为水提醇沉法,最佳醇沉工艺为饮片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  (6)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干燥时间、干燥温度、浸膏相对密度对干燥效果的影响,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含量及含水量为指标,最终确定的干燥工艺为:浸膏相对密度为1.25(60℃),75℃减压干燥24小时  (7)以浸膏粉与挥发油包合物的混合物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成型工艺为浸膏粉与包合物的混合物∶糊精∶微晶纤维素=6∶2∶1,加入适量85%乙醇,湿法制粒,干燥、整粒、包装,即得。  (8)为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按照上述研究的工艺,制备了三批中试样品。三批中试研究表明,优选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制备工艺研究表明,所选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3.质量标准研究  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的含量,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三批成品进行性状、鉴别、检查等研究,制定了石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4.稳定性研究  为了考察药品的稳定性,确定有效期,本课题参照建立的质量标准,对3批中试产品进行了0、1、2、3、6个月的加速实验和0、3、6个月的长期实验,实验结果说明该颗粒剂在此包装条件下稳定。  5.药代动力学研究  大鼠灌胃服用石丹颗粒药液,以考察石丹颗粒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本实验选择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迷迭香酸、甘草苷作为检测指标,依据血药浓度变化,计算出了相关的药动学参数,为该药的临床使用打下科学基础。  综上所述,本品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样品质量稳定。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是一类含唾液酸的鞘糖脂,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在胚胎形成、细胞分化、细胞增殖、转化和细胞转移等生理现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神经节苷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