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综合种子乳液聚合、氯乙烯(VC)悬浮聚合、PVC后加工技术研发制备高抗冲PVC改性树脂。乳液聚合的研究:设计制备不同粒径、不同核壳比、不同单体配比的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树脂(polyacrylate resin, ACR), ACR乳液核层单体以低玻璃化温度的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烯酸乙酯(E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为主,壳层单体采用高玻璃化温度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苯乙烯(ST)等。通过考察考察ACR的粒径、核壳比等多种因素可知,ACR粒径为160~200nm、核壳比在7/3~8/2之间,最有利于VC悬浮接枝聚合,制得的复合树脂抗冲性能最佳。悬浮聚合的研究:将不同类别的ACR乳液在VC悬浮体系中分别进行接枝聚合,通过对悬浮体系反应温度、分散体系、水油比、搅拌体系的调整,制备常规性能指标接近国标《GB/T5761-2006》要求的ACR-g-VC高抗冲复合树脂。实验表明采用高醇解度PVA88、中醇解度PVA80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三元复合分散体系,分散剂使用量占VC单体比在(3.5~4.0)wt%o,水油比在1.8~2.0之间;搅拌转速在(450~500)r/min,制得的ACR-g-VC复合树脂常规分析指标最优。3、PVC后加工性能分析对ACR-g-VC复合树脂进行抗冲性能分析和表征,结果显示ACR加入量在8wt%-12wt%(占VC单体比值)的复合树脂缺口冲击强度最高。木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1、对ACR乳液的配方进行提前设计,对乳液聚合参数及过程进行控制,验证配方设计的准确性。2、乳液聚合采用反应型乳化剂与传统乳化剂进行复配,降低乳化剂对悬浮聚合体系的影响。3、对悬浮聚合体系大幅度调整,稳定聚合反应体系,通过对ACR-g-PVC复合树脂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