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灌输的重新审视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561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灌输”日渐成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关于它的争论也日益激烈,这主要源于学者们对“灌输”的不同解释。通过对“灌输”一词的历史考察,我们会发现,我国所使用“灌输”一词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别。本文试图对“灌输”的中西方含义以及对德育灌输争论做一个系统梳理,这对分析我国教育领域对“灌输”争论的原因以及澄清我们在真正意义上使用的“灌输”的内涵和实质提供了参考依据。一、德育灌输的历史考察。首先,对“灌输”本身的词义进行梳理。通过梳理发现,中西方对“灌输”的理解并不相同,西方的“灌输”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而中文中“灌输”是中性词。其次,从“灌输”是一种教育隐喻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灌输”仅仅是一种教育隐喻,不是教育概念。再次,对德育灌输的实质进行分析。要正确理解德育灌输必须立足于现代德育观。最后,概述德育灌输在世界范围内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二、德育灌输之争论及辨析。本部分先是从反对德育灌输和支持灌输两个角度分析德育灌输存在争论的实质及其意义,然后针对当下理论界存在的几种争论焦点做出分析和评价:“灌输”德育是否等同于规训教育;“灌输”德育是“无用”还是“过时”。三、德育灌输何以必要。这部分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对德育灌输认识的误区进行分析,二是分析德育灌输在哪些方面是必要的。德育灌输是传播德育文化的需要,是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需要;“灌输”德育是主体德育的题中之义;德育灌输是实现“适应”与“超越”价值取向统一的需要;德育灌输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
其他文献
科举有“现代高考”之名,高考有“古代科举”之实。考试作为一种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手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议。科举和高考就是如此,二者同样作为国家大考,虽处不同时
自我决定理论在运动领域的研究发现,基本心理需求对运动员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运动员基本心理需求地满足受到阻滞,就会对运动员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但是,运动员对
学位
本文以四十多年来的中国男排(20世纪70年代至今)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男排的几个时期的成绩与技战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研究。  创新是排球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创新就没有排球运
[摘要]本文通过对词汇、语法和篇章这三大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最基础部分的探讨,发现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构建起整个英语学习的大厦。词汇、句法、篇章是语言学习的有机构成部分,因而在教学中应以此作为核心和重点,这样学生的能力才真正有可能提高。  [关键词]词汇 语法 篇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生强调的是知识的生成。这种课程理念的贯彻需要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又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