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环境与乳腺癌干细胞培养鉴定的研究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癌中的浸润及意义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肿瘤微环境是指在肿瘤生长进程中由肿瘤细胞和肿瘤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的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的特殊内环境。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环境在乳腺癌干细胞培养鉴定分化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借此模型为探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的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方法收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作为实验组,MCF-7乳腺癌细胞系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无血清培养液PCM-2及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培养,观察肿瘤细胞微球体形成的状况,借此模型来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微球体的形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形态学观察集团性细胞的直径及大小:利用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的原代细胞的微球体的直径大于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培养的原代细胞(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CF-7中得到相似的结果。2.MTT比色法测定用两种不同培养液培养的原代细胞及MCF-7细胞的生长曲线: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培养的原代细胞及MCF-7细胞的生长速度均快于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此外,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的MCF-7细胞的生长速度快于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的原代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3.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将两种培养方法培养的原代细胞进行细胞爬片后,分别在细胞贴壁第1天及第5天时检测干细胞标记物ALDH1 (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的表达,结果发现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的原代细胞的ALDH1的表达率高于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培养的原代细胞,且在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的原代细胞中ALDH1的表达率第1天高于第5天。于是推测在原代培养的乳腺癌细胞中可能存在少量的干细胞。4.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培养相比,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的MCF-7细胞系中,ALDH1、Oct-4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同样,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的原代细胞中ALDH1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结论:无血清培养能够富集乳腺癌干细胞,并且由肿瘤细胞本身、肿瘤间质细胞包括肿瘤相关T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肿瘤相关及纤维母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等、微血管及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等共同组成的乳腺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细胞的生长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目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是2003年WHO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中新增的类型,是一种具有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为了探究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焦点转移到肿瘤细胞和肿瘤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的微环境上。在肿瘤微环境中,TAMs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讨TAMs标记物CD68与CD163在IMP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研究室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检的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切除标本IMPC病例68例(纯型IMPC15例,IMPC伴IDC-NOS 53例),并随机选取同期诊断的72例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IDC-NOS)病例作为对照组,观察TAMs标记物CD68与CD16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其表达与侵袭、转移及预后的临床意义。结果:1.CD163与CD68在IMPC与IDC-NOS中的癌巢内、瘤内间质和瘤周间质中均有表达。但仅瘤内间质中浸润的CD68+TAMs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2. IMPC中瘤内间质CD68的阳性表达率(47/68,69.1%)高于IDC-NOS(37/72,51.5%),且IMPC中瘤内间质CD68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P=0.024)、淋巴结转移(P=0.019)、病理学分期(P=0.009)、脉管侵犯(P=0.004)、Ki-67(P=0.016)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37)。3. IMPC中CD68与CD163在瘤周间质(63/68,92.6%;65/68,95.6%)的表达均高于瘤内间质(47/68,69.1%,29/68,42.6%),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rs=0.508,P<0.001;rs=0.462,P<0.001)。瘤内间质CD68(47/68,69.1%)的表达高于CD163(29/68,42.6%),癌巢内CD68(13/68,19.1%)的表达高于CD163(11/68,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s=0.529,P<0.001;rs=0.908,P<0.001)。4. 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瘤内间质CD68的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呈负相关(P=0.027),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明显相关性(P=0.188),而瘤周间质及癌巢内CD68的表达与PFS及OS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IMPC中瘤内间质CD68的表达率高于IDC-NOS,且瘤内间质CD68的表达与高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2.IMPC组瘤内间质CD68的表达与其高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呈正相关。我们的前期研究中IMPC间质微血管密度的表达显著高于IDC-NOS,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可能是TAMs产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免疫调节因子(如IL-10)等改变微环境继而促进IMPC间质中新生血管的形成,淋巴结的转移及脉管的侵袭。3.本研究发现Ki67的高表达与瘤内间质CD68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6)。推测IMPC肿瘤细胞分泌的各种因子能够招募TAMs,TAMs分泌的表皮生长因子等进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IMPC的进展.4.IMPC中瘤内间质CD68的高表达与PFS呈负相关,可能有助于开发潜在的治疗乳腺癌的免疫靶标。
其他文献
《西厢记》与《侍女离魂》是元代影响力较强的两部爱情剧作,它们展示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两部作品在某些情节上有许多的类似之处。
创业可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其有利于带来市场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维持就业水平。实际上,在我国提倡大学生创业的今天,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研究
文章从句法层面对“X有的是Y”句式中“X”和“Y”的句法结构和语法性质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从语义和语用层面探求“Y”用法灵活性奠定句法层面的基础。
本年度,心理咨询室接待咨询的人数145人,解答问题220个。通过咨询,发现5人精神方面有不良现象(如出现幻听、幻觉、妄想、疑心病、抑郁现象等),27人身体不舒服,28人情绪不佳(烦、
目的:远处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死亡的主要原因,骨是NSCLC患者常见的转移位置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
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影像学MRI诊断垂体瘤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仅就MRI影像技术在垂体瘤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了解国外MRI对垂体瘤诊断的研究进展,从而进一步探讨
<正>家族财富的传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应只是有形财富的传承,而是应更深层次地涉及价值观、文化和理念的传承,这是更重要的传承。从市场整体状况来看,中国企业家对
古迹再现对于历史研究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高沉浸感、真实感及互动特性,虚拟现实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在分析虚拟现实影像技术在古迹复原中诸多价值的基
当下“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已经研究的比较深入,“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空间数据需要组织、管理与应用。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信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研究尤为重要。GIS的研究是以数据为支撑,建立空间索引是GIS的核心技术之一。合理的索引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在海量的空间数据中快速获
所谓应急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突发意外事件中或学习生活中突发的一种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学生一下子或突然情绪低沉、失控、逆反,不愿与人接触甚至抵触,有时因为某突发事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