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堡-永宁油区长9油层组基本继承了鄂尔多斯盆地低孔、低渗岩性油气藏的特点。由于埋藏深、储层岩性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物性非均质性强、油水层的分布规律复杂,从而使得储层“四性”关系及其测井响应特征、储层关键参数研究也非常困难,不利于油水层的有效识别。针对本区长9油水层识别困难的问题,本论文从前人对该区的研究成果出发,在基础地质、岩心录井、分析化验、测井数据以及试油试产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长92和长91亚油层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储层地质特征、典型井“四性”关系以及储层关键参数特征,并利用单井纵向测井曲线对比和重叠图法、多井资料交会图综合分析法和阿尔奇公式法逐步识别研究区长9油水层。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区长9油层组主要为湖泊-三角洲相沉积,含油性显示主要富集于岩性有利部位,即往往储存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连片分布的地区连通性较好,且厚度越大油水产量越高,砂体厚度变化越快,油水层分布越集中,含油性显示越好。2.研究区长9油层组地层水以CaCl2型为主且矿化度变化范围大,局部存在Na2SO4型。一般相对含油富集区均位于地层水矿化度相对高值背景上的低值区,或是高、低矿化度交替区。在总体上,地层水矿化度高低与储层电阻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3.在岩心刻度前提下,储层“四性”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同时存在常规油层和相对低阻油层、常规水层和相对高阻水层,油水对比关系复杂。将自然电位-声波时差曲线、深感应电阻率-声波时差曲线按照一定原则重叠处理后,两曲线幅度差的相对大小总体上可以反映储集物性优劣,幅度差越大,储集物性越好,油水层的产液量越高。4.基于目前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的状况,很难仅用一种方法就识别出流体性质,因而采用“2+4+1”步骤来有效识别油水层,即首先采用单井纵向对比和两种重叠图方法初步判定流体性质,然后进行多井资料综合分析,提取储层关键参数编绘四种交会图逐步识别常规水层、油层、相对低电阻率油层、相对高电阻率水层,最后通过基于岩电实验和单井或多井资料定量计算含油饱和度来识别流体性质。5.研究区长9油层组储层岩性、孔隙类型和结构及储集物性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及非均质性较强,进而控制了储层含油性,也控制了长9油层组同一含油区不同含油层系的油水层识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