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碳点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良好水溶性和低的生物毒性,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尽管目前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如电弧放电、激光烧蚀、电化学氧化、燃烧/热解、微波加热、载体合成等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制备荧光碳点的碳源难以收集或价格昂贵,导致其大批量的生产受到限制,不利于它的广泛应用发展。基于此研究背景,我们以绿色无毒、来源广泛、廉价易得的生物质材料西瓜皮为碳源制备荧光碳点,实现了荧光碳点的大批量的生产,探讨了其详细的反应机理,并将其成功的用于生物领域。主要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采用低温碳化的方法,以西瓜皮为碳源制备荧光碳点。通过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其形貌形貌和尺寸进行表征;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碳点具有小尺寸(<2nm),激发波长决定发射波长的荧光特性,表面带有羧基基团且有着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荧光碳点的形成机制可能是荧光碳点由碳化反应产生。2.研究了荧光碳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荧光碳点对B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采用Stern-volmer方程数据进行了拟合,发现荧光碳点与BSA之间存在着较强的静态猝灭作用。热力学数据及离子强度等结果表明荧光碳点与BSA之间主要存在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3.研究了荧光碳点的细胞毒性,并初步探讨了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荧光碳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低毒性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成像应用中,结果发现荧光碳点可通过内吞作用进入到细胞中,表明荧光碳点具有良好的细胞显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