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的革命动员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ana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的进程要靠人来推动,而革命的主体和后继者主要依靠青年,因此在革命运动中对青年思想认同的争夺一直是各政治势力的工作重点。北伐战争开始后的1926年到1927年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多次陷入危机的一年,这一年对于共产党来说,道路极为曲折。而《中国青年》周刊是中国共青团的中央机关刊物,完整地展现了这一阶段共产党和共青团对青年群体的动员过程,具有无可比拟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1927年前后的《中国青年》周刊为中心,结合当时的历史进程,探究共产党内的青年宣传家群体对广大青年群体进行革命动员的过程,研究他们在动员青年参加革命时所呈现的与一般社会动员所不同的独特表达方式和起到的效果,即通过《中国青年》周刊的媒介呈现探究青年革命动员的过程、方式和特点。与此同时,在史料的展开过程中,本文将把《中国青年》周刊的文本与共产党敌对势力的政治言论做比较,力求真实地反映历史进程的原貌,并透视当时中国各政治势力相互博弈的过程。第一章首先分析了 20世纪20年代青年的生存状况与思想概况,揭示针对青年群体进行动员的原因;接着对《中国青年》周刊的缘起、宗旨、编排、理念、稿源等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编辑群体与作者群体的情况进行探讨,为读者提供一个《中国青年》周刊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主要通过《中国青年》周刊的纪实性报道分析其中所隐藏的情绪动员。首先,《中国青年》周刊对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控制下的中国环境进行了描写,塑造了一个较为悲惨的生存环境,以激发青年群体对于军阀、右派和帝国主义的仇视;接着,它展示无产阶级青年运动的成功案例,包括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成功、共青团在逆境中的不断壮大和各地农村青年暴动的井喷,对青年的情绪进行鼓舞,使其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大有可为;最后,《中国青年》周刊通过大量的苏联通讯,大篇幅介绍十月革命成功以后的美好生活,试图引发青年憧憬,增加他们投身革命的欲望和决心。第三章着重展现《中国青年》革命动员中的政论特点。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旧军阀、北伐军、大资产阶级、中间派和共产党等政治势力为了动员广大青年加入自己的阵营,在各自拥有的报刊上发表政论、互相攻击。《中国青年》周刊的政论除了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还要证明敌对势力理论的虚伪性。它的政论类文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共产主义理念真理性的维护;二是对包括国家主义、"学阀"和"基督教派"在内的敌对势力政治观念的批判;三是对革命青年的思想规训和具体实践中的指导。第四章与第一章呼应,以"青年"为主题,再次回到《中国青年》周刊与青年群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动员进程中,中国的"青年"逐渐由一种社会化的群体演变成为其所用的政治资源。本章讲述了《中国青年》将无产阶级青年群体变成自己的资源后,如何影响革命进程、塑造互动框架和养成青年性格。通过对1927年前后《中国青年》发行量的变化研究,探讨它对1927年前后的革命进程的影响;通过对它与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动,考察其一脉相承的动员框架;通过青年在革命进程中展现的性格,研究中共在革命动员过程中赋予"青年"新的性格和政治符号。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有重要意义。而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对资源和作业进行归集,并根据动因数量计算分配率,进行成本库价值分配。本文采用JSP开发了本科生分
"点击"反应是一种迅速高效,并且具有很高选择性的新型的化学方法。点击反应具有反应原料选择范围广,所得产物无需复杂的分离提出过程等优点。因此,点击反应的概念在诺奖得主S
本文首先明确了央行独立性的内涵和外延,内容包括中央银行的自主权界定和行使自主权受限于其他主体的程度两方面;西方学者通常从货币政策、组织人事和经济独立三方面考察央行
简述了国内外甘蔗种植机的基本概况,并探讨了我国南方甘蔗种植机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供参考。
<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张龙平教授任首席专家,主持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最终成果——"国家利益保护导向的中国环境审计体系创新研究"研究报告,日前已顺利通过评
目的 探讨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94例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实施持续性内分泌治疗,47例观察组
扼要介绍磁致冷技术的发展近况、磁制冷方法,磁致冷材料、磁热效应等,讨论了磁致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及今后的发展动向。
乙烯经过聚合反应之后,就会直接获取聚乙烯产品,其能够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针对聚乙烯生产工艺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才能够选择最优化的生产工艺,能够获取最佳的聚乙烯产
期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