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核电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区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与SCC扩展分析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电站运行经验表明,一回路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是核电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实现准确的SCC裂纹扩展分析、寿命预测及缺陷安全性的LBB分析评定,需要准确计算焊缝区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本文对先进的第三代AP1000核电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假想存在于焊缝中的不同尺寸的内表面周向裂纹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了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和不同弯矩载荷作用下的不同尺寸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K的分布。以此为基础模拟计算了SCC裂纹自然扩展的形态,并和半椭圆裂纹扩展假设进行了比较分析。用AP1000核电安全端专用的破前泄漏(LBB)评定图分析了不同初始尺寸的SCC裂纹的扩展路径,对其扩展演化的趋势和LBB行为进行了预测。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焊接残余应力(WRS)对内表面周向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K分布有很大影响,其影响的程度随裂纹深度的加深而增大。K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内表面附近焊接残余拉应力最高处,并非传统近似解析计算中的裂纹最深点处。随裂纹深度、长度及外加弯矩载荷的增大,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K增大。(2)基于对不同尺寸裂纹在不同弯矩载荷下、考虑焊接残余应力作用的大量裂纹前沿K分布的FEM计算及拟合的数学表达式,通过用VB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对任一弯矩载荷下任意尺寸裂纹前沿K分布的插值计算。为AP1000安全端焊缝区SCC裂纹的自然扩展分析奠定了基础。(3)考虑焊接残余应力作用,由裂纹前沿K分布控制的SCC裂纹自然扩展的形态与目前标准规范中的半椭圆裂纹扩展假设有很大不同。在靠近内表面处裂纹的实际扩展速率比半椭圆扩展快,而在靠近最深点附近比半椭圆扩展慢。因此,在计算安全端焊缝区SCC裂纹扩展的形态、扩展到穿透的时间(扩展寿命)和穿透时裂纹的扩展长度时,需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并通过三维FEM计算出与安全端结构几何、材料和载荷相关的准确的裂纹前沿K分布。焊接残余应力加速SCC裂纹扩展,使穿透时裂纹在内表面上扩展的长度增大(4)核电材料具有高的断裂韧性和裂纹扩展阻力,裂纹扩展穿透后失稳扩展的临界裂纹尺寸比较长,其SCC扩展穿透后出现LBB的可能性较大。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对应一定初始裂纹深度时,可能发生直接断裂(即不出现LBB)的初始极限裂纹长度。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和降低弯矩载荷可使LBB的安全边际增大。
其他文献
环境教育是个大课题,如何开展公众低碳教育?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如何在绿色社区创建过程中引入生态元素?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为此,江苏省无锡市、南通市、淮安市环保部门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甲沟炎热在外科极为常见,以下肢拇指为多,主要因穿尖头鞋引起,还有对指甲的修剪不当,指甲一侧或双侧,嵌顿甲床边缘组织内,以拇指内侧多见,形成脓肿、溃烂,影响活动。现将1999年至2002年我院门诊换药室诊治甲沟炎88例报告如下: 方法:随机收病人分为抗菌素治疗组及局部处理组。抗菌素组采用静脉或肌注青霉素。局部处理组用2.5%碘酒,75%酒精进行拇指消毒,用一次性注射器抽2%利多卡因
会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计算生物学方法对蛋白-蛋白、蛋白-小分子等相互作用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阐明其相互作用机理。论文包括两个课题的研究,分别是CYP2E1中配体通道的存在情况以及CYP2C9中协同效应的机制。论文第一章主要综述了通道研究的实验方法及六类P450酶可能存在的通道和作用机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最后对论文的总体安排进行了规划。论文的第二章主要针对CYP2E1中配体进出通道的机制进行研究
本文从具有时滞效应和随机干扰的双联接六肌肉的手臂模型入于,引出了一类带控制时滞的非线性随机微分方程,在能量消耗最小的性能指标下,提出了一类带控制时滞的随机控制问题,并给出了在无约束的情形下求解该随机控制系统的局部最优控制方法。主要设计思想是首先根据零阶保持假设将原问题离散化,再将某个控制律u应用到零噪声方程x(t)=f(x(t),u(t),u(t-τ))中得到相应的零噪声轨迹x,然后将随机微分方程
安丝菌素(ansamitocins)是一类重要的抗癌抗生素,为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根据侧链不同可分为AP-1、AP-2、AP-3、AP-3’和AP-4五个组成部分,其中AP-3为发酵目标产物。珍贵束丝放线菌橙色变种(Actinosynnema pretiosum subsp. Auranticum)为AP-3生产菌,与其同科的奇迹束丝放线菌(Actinosynnema mirum)可产诺卡菌素,存在
组合矩阵论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图论、数论、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数学分支联系密切;而且在通讯网络理论、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990年,Brualdi和柳柏濂以非记忆通讯系统的信息传递为背景引入了布尔矩阵(有向图)的广义本原指数,它是本原指数的推广。广义本原指数的上界和极矩阵的刻画以及相应的指数集的确定是广义本原指数研究的重要内容。广义指数又分为k-点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Eu3+激活的KCaY1-x(MoO4)3:Eux稀土钼酸盐红色荧光粉,探讨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激活剂浓度对该红色荧光粉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工艺条件优化、基质掺杂、引入敏化剂等方法对所合成的荧光粉进行了改性。研究表明,通过高温固相法在950℃焙烧5 h可得发光效果较好的KCaY1-x(MoO4)3:Eu3+x (x=0.8)红色荧光粉。XRD图谱显示该荧光粉为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让人类大踏步进入了网络时代,既包括平时的大型电力网络和交通网络,更有让人类自由获取信息的互联网、万维网和科研合作网。如今,人类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各种类型的复杂网络,我们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复杂网络的世界中。这些网络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吸引了研究人员的注意,让他们感觉到复杂网络研究的重要性。其中,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的动力学行为。随后,BA无标度网
在本文中,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偶氮聚合物的非线性光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和对未来的展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逐步得到研究者的青睐。偶氮聚合物分子主要应用在光存储、光限幅、光通信、光开关等各个方面。在本篇论文的前部分,主要是介绍偶氮材料类非线性材料的相关理论知识:非线性材料的研究现状及非线性效应产生的机理,非线性系数的测量方法,在这里重点介绍了Z扫描方法的实验装
微型质谱仪因其便携性和高效性近年来受到各国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关键部件的等离子体源的微小化研究也受到很大重视,并有一些成果已见报道,但大都是以独立的等离子体源作为研究对象,没有与微型质谱仪相结合。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与制造用于微型质谱的微小型等离子体源。在对目前已报道的各种微型质谱仪结构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选定了与MEMS工艺兼容良好的平面型微型质谱仪结构;考虑到与硅材料的平面型结构之间的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