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硅类整理剂在近年来的发展是很迅速的,因为其价格低廉,并且通过各种改性能够赋予织物多种不同的功能。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织物的防水性能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鉴于此,本课题中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长碳链三甲氧基硅烷以及N-β-(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含有长碳链、氨基、乙烯基,环氧基的共改性硅油。通过对聚合反应时间,聚合反应温度,抽真空反应时间,抽真空反应温度,二次改性改性剂用量做单因素实验,对各种改性偶联剂和催化剂做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合成工艺:将D4,蒸馏水,催化剂加入三口烧瓶中,在90-100℃反应1h,降温至60℃,加入氨基偶联剂用量5%(占D4的百分比,下同),长碳链偶联剂用量1.25%,乙烯基偶联剂用量1.0%,催化剂用量0.10%,逐步升温至120℃反应2h,降温至80℃抽真空30min,待反应完成,加入适量异丙醇,搅拌30min,调节pH至5-6,加入环氧改性剂与氨基偶联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1,70℃反应2h,即为合成产物。将合成产物整理于棉织物上,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合成产物进行红外光谱(FT-IR)测试,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乳液稳定性的测试,确定出乳化剂种类及配比用量:选用非离子乳化剂1305和1307,乳化剂用量为3%,乳液含固量30%,HLB值为10.5-10.6。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乳化后整理在棉织物上,对其进行应用测试,通过对轧余率,浸渍时间,焙烘时间,焙烘温度的选择,确定出最佳整理应用工艺为:乳液pH为5-6,整理剂用量为100g/L,浸渍时间4min,轧余率为75%,二浸二轧,100℃预烘2min,170℃焙烘3min。将在最佳应用工艺条件下处理过的织物与市售防水剂WP-107A应用在同种织物上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改性有机硅乳液处理的棉织物具有一定防水性,与市售防水剂相比较,防水性能两者相当,在透气性,柔软性,耐久性等方面要优于市售防水剂,所以该改性防水剂是值得开发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图17幅,表21个,参考文献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