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是目前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愈发严重,土壤的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在当今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采用微生物改良盐碱地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利用微生物改良盐碱地的思路,从盐碱地中筛选出一株极端耐盐碱菌株,初步探究了该细菌的促生效果,菌株在不同碳氮源条件下对Gibbson改良液体培养基的盐碱去除效果,并将该菌株的菌剂应用于盐碱条件下小麦的盆栽实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目前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愈发严重,土壤的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在当今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采用微生物改良盐碱地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利用微生物改良盐碱地的思路,从盐碱地中筛选出一株极端耐盐碱菌株,初步探究了该细菌的促生效果,菌株在不同碳氮源条件下对Gibbson改良液体培养基的盐碱去除效果,并将该菌株的菌剂应用于盐碱条件下小麦的盆栽实验。将采集于山东省东营市盐碱地的土样稀释涂布于pH9.0、盐浓度100g/L的Gibbson改良培养基上,共获得18株细菌。通过提高盐浓度、pH值,最终获得在pH12.0、盐浓度20%的条件下仍然可以生长的极端耐盐碱菌株14。对该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菌株14初步鉴定为马氏芽孢杆菌(Bacillus marmarensis)。耐盐碱菌株14促生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产IAA的能力,IAA的分泌量为3.93ug/mL。该菌株同时还具有解钾和产蛋白酶的功能,在pH7.0时产蛋白酶能力最佳,该条件下酶活为41.88U/mL。在Gibbson改良液体培养基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碳源和氮源,研究菌株14盐碱去除能力,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碳源更有利于pH的降低,降碱率为40.25%。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三种氮源降碱效果相差不明显,然而蛋白胨作氮源时,菌株14的降碱速度最快;添加这几种碳氮源的条件下菌株14去除Cl~-的效果不明显。利用菌株14制备菌剂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在60天时,与盐碱土(CK)相比,菌剂处理组(T)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增长率分别为23.2%、68.8%、106.5%(P<0.05),过氧化氢酶有增长的趋势,增长率为6.1%;小麦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增长率分别为109.6%、17.8%、50%(P<0.05),小麦根系丙二醛的含量显著减少,减少率为39.8%(P<0.05);小麦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显著提高,增长率分别为36.4%、20.0%、31.7%(P<0.05);小麦生物量显著提高,株高、鲜重、干重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增长率分别为21.8%、57.9%、41.7%(P<0.05);培养基处理(CM)与对照组(CK)相比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排除了培养基因素的影响,说明该菌剂对盐碱土有一定改良作用,能促进小麦的生长。以上实验表明耐盐碱菌株14具有一定的促生功能,在液体培养基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培养基的pH。利用该菌株的菌剂进行盆栽试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麦的生长,提高了盐碱土土壤酶活与小麦根系酶活,本实验为极端耐盐碱菌株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微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根据量子电动力学,自发辐射及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均强烈依赖于电磁环境。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是调控它们较好的平台,能在金属和电介质界面处产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表面等离
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消耗,海洋的探索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然而大多数的海洋区域地形复杂,凶险未知,加上人类自身条件的局限性,无法长时间在水中工作,一时间海洋研究陷入了僵局。水下机器人的诞生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够代替人类进入海底深处,通过搭载专业的摄像头和相关传感器设备实现对海洋的观察、测量、打捞等工作,极大推动了海洋事业的发展。目前利用水下机器人执行相关水下作业任务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所
文章对我国西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总量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2001-200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期间人均耕地安置标准等经验性数据为依据测算各地实现"十一
<正>松针(pinus needles)为松属科植物的针叶,松科植物一年四季常青,是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松针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莽草酸、木质素、粗纤维、可溶性多糖、粗
传染病动力学是针对传染病的流行规律进行理论性定量研究,建立反映传染病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传染病模型的吸引域估计是传染病动力学理论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系统的吸
荧光成像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有助于揭示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猝灭型”荧光探针通常不利于生物成像及检测,而“点亮型”荧光探针具有易于观测、高信噪比等优势,日益获得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基于分子内运动受限(RIM)、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和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机制,设计开发了新型“点亮型”荧光探针,系统分析了其光物理性质
文章介绍了包头市水资源紧缺现状,提出实施水源置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主要做法。
目前认为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失活有关,而且与细胞凋亡调控失调有密切关系。结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楚。探讨细胞
目的:研究磷酸川芎嗪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固体分散技术,以PEG-6000和PEG-400为滴丸基质制备滴丸丸心,以乙基纤维素(EC),丙烯酸树脂高渗(RL)和丙烯树脂低渗(RS),邻
目的1.将所有受试对象分为术后细菌性颅内感染组、术后未感染组、非细菌性颅内感染组和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脑脊液(CSF)中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总蛋白(TP)、降钙素原(PCT)以及血清PCT水平,比较各组检测指标的水平,以探讨脑脊液中HBP在细菌性与非细菌性颅内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2.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