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杭州市农业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ove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的下一个万亿美元级产业。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物联网是不同传感器之间按约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物品智能化功能的系统化网络。物联网的概念应该超出目前所认为“互联网”概念,以实现物体之间智能化交换的结果。在两化融合领域,物联网技术已在产品信息化、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得到应用。在电子政务领域,物联网技术在公安、国土、环保、交通、海关、质检、安监、林业等政府主管部门得到初步应用。同时,物联网被国家列为新一代战略新兴产业,也是前沿新技术之一。物联网产业作为近期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已经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物联网技术应用广泛,并且能够形成系统。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的应用已经逐步开展,并在实际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杭州市是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先行地区之一,位处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市内的很多物联网企业和研究机构已在智能电网、节能减排、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成功实施了一批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积累了一定技术应用和服务经验,为发展智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杭州市要求地市信息化平台无缝对接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浙江省电子口岸大通关公共服务平台等,有顺丰“嘿客”等重点物流项目。但是,总体来说,目前杭州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多数物流企业仍处于信息孤岛和信息分割的状况。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智慧物流园区具有其他园区所不具备的两个能力:感知能力、决策能力。感知能力是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数据,决策能力是利用所采集到的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形成决策。当今社会,掌握资源就是财富。充分利用获得的一手大量数据,建立数据中心,实现资产管理,就能够激发智慧园区内各个元素“变现”,实现增值服务,创新新的盈利模式。本文通过对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分析,结合杭州市农业物流园区的基本建设情况,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总体思路、系统层次架构以及应用系统架构,设计了物联网+互联网模块、智慧公共仓模块、园区物流管理模块和园区增值服务模块,构建了杭州市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对政府独资运营型、政府控股委托运营型、社会资本控股运营型、社会资本独资运营型的特点、投融资方式、管理运营方式、盈利方式进行分析,数学建模数据采集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出四个要素的数据组(四维数据组,横向数据组,并分别赋予权重),趋势分析依据SPSS软件对数据(纵向数据组)得出趋势分析结果,建立了杭州市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并选择运营商业模式,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大学教学质量不仅可以视为具有客观性的系统,而且质量本身的优劣就综合体现于教学质量系统的元素、信息、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间的耦合关联之中。系统哲学视域里,系统元素新特
目的探讨用于高钾血症患者输注的洗涤红细胞最长保存时间。方法将8份2U(200mL/U)悬浮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均分为2份,分别悬浮于MAP红细胞添加液(MAP组)和生理盐水(盐水组
作为英属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对口贸易单位,"广东十三行"既是中国人的"耻辱柱",又是英国商人的"眼中钉"——一部"十三行"的风雨史,就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经济——贸易体系走
阐述了新时期俄罗斯国家核战略,介绍了俄罗斯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及装备情况,分析了俄罗斯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趋势,并对俄罗斯潜地战略核力量进行了总结。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借鉴国际先进职教理念,构建"多元发展、项目学习、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学改革系列研究的第二篇,主要探讨这场改革的科学基础。这场改革有四大基础:了解大脑、了解学生、了解认知、了解学习,分别代表脑科学与神经
为了论证战斗部装填六面体状预制破片的可行性,节约试验费用,缩短研制周期,利用ANSYS/LS-DYNA对球状和六面体状预制破片穿甲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对比分析。数值仿真模型对球状
<正>2016年10月19~20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制度创新,对于上市公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12年和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工程伦理是伦理学和工程教育研究的重要范畴。推动工程伦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将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活动、结合工程教育以培育"伦理卓越"工程师是学界开展工程伦理研究的关键进